长沙奋力书写内陆物流口岸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市媒看长沙 | 2021-06-30 09:53:37
星辰在线 | 编辑:杨滚

  潮涌湘江,开放以兴。

  跻身中欧班列全国第一方阵;航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增长翻倍;物流大项目纷至沓来;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一个个亮眼成就交相辉映,标志着长沙物流口岸事业迈上新台阶。

  物流业是经济发展“晴雨表”,更是经济发展“助推器”。

  两年来,长沙以成立市政府物流口岸办为契机,顺应改革大局、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工作举措,统筹推进全市物流产业,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拓展物流口岸平台功能,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全力建设“国家交通物流中心”。

  大考面前,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以党建引领,中流击水、攻坚克难,书写了物流口岸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长沙,这座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借助陆、水、空三路“出海”,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

  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杨莉表示,“站在建党百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落实市委争当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的精神,紧扣国家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建设和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大通道’,在推动长沙更高水平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均为王志伟 摄

  A 转型升级,爆发式发展物流产业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建设物流枢纽,对于带动一个地区物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2019年1月22日,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正式成立。这是长沙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创新,在全国是首创,充分体现了长沙市委、市政府对物流产业的重视和期望。

  作为新成立的部门,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克服重重困难,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建立水、陆、空国际国内物流体系,推动物流口岸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1-5月,长沙市社会物流总额为18103.1亿元,同比增长20.8%,社会物流总费用为742.1亿元,同比增长17.5%,物流业总收入为565.9亿元,同比增长16.3%。2020年,快递业务量完成 9.3亿件,增长45.1%,全国排名提升5位。

  智能化现代化,巨头争相布局,畅达全球各地——近年来,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刚刚过去的“618”,湖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新安、干衫分拨中心飞速运转,单日最高峰收派件量为200多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30%。自动化物流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2倍,“当日达”轻松实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物流企业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市民生活。截至今年5月,长沙5A级物流企业已达103家。

  5月7日,一架B737-300型货运飞机搭载着湖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收寄的5吨货物直飞深圳。长沙至深圳往返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湖南寄往深圳的顺丰快件乘“专机”直达,时效再提速0.5天。这是2020年以来,继开通长沙至日本大阪、长沙至比利时列日后,顺丰在长沙布局的又一条全货机航线。目前,长沙已成为顺丰中西国际集散中心、跨境小包处理中心。

  顺丰加速布局长沙,是物流龙头企业纷至沓来的缩影。2019年,长沙开全国先河将物流产业链纳入全市重大产业链范畴。通过出台政策、拓展通道、营造环境,长沙 “虹吸效应”不断彰显,2020年新增商事主体达30%。菜鸟、顺丰、中国外运、夸特纳斯等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纷纷落地长沙,总投资达150亿元。物流产业实现自身和其他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

  目前,长株潭物流一体化发力,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搭建长株潭物流信息平台,组建物流产业联盟,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湘粤非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为株洲、湘潭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支撑。

  2020年8月21日,长沙开通至纽约国际定期货运航线,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再增一条国际货运通道。

  B 破冰突围,水陆空拓展物流通道

  6月26日,随着悠长而深远的汽笛声响起,一列中欧班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驶出。近800吨来自湖南及周边省份的“中国制造”,14天后将抵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长沙)运行再创新高。1至5月,累计发运283列,同比增长92.51%,货重17.18万吨,货值8.98亿美元。

  其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吉利汽车、中兴通讯等湖南制造业专列累计开行28列,更多“湖南造”“中国造”产品搭乘火车驶向中亚和欧洲等地。

  中欧班列被誉为“钢铁驼队”,已成为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陆开放的新引擎。

  抢抓机遇,突围争先。2019年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国内物流百强榜首“中国外运”后,长沙开行中欧班列迅速增长,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在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周边省份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中欧班列(长沙)2019年、2020年开行量均超过2014年至2018年五年的总量,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前五。

  2020年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沙)更是逆“疫”出发,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正能量。长沙成为全国4个“天班”城市之一,坚持每天开行,不仅跑出了长沙速度,更彰显了湖南担当。因开行成本低、增幅快、质量优、反响好,中欧班列(长沙)被央视新闻联播先后6次重点报道。

  如今,长沙国际班列已开行明斯克、马拉、布达佩斯,俄罗斯、乌克兰,中亚、东盟等常态化运行路线10余条,每周稳定开行9至12列,网络遍布14个国家近29个城市。

  机械产品、汽车配件、瓷器、茶叶等“湘品”,搭乘中欧班列驶向欧亚地区。俄罗斯木材、德国汽车配件、巴黎高档服饰……也随着中欧班列来到长沙。

  内陆变前沿,开放加速度。

  以中欧班列为代表,长沙铁、空、水、公立体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建设驶入“快车道”。

  今年一季度,长沙跨境电商出口额8.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0%。稳定的国际航空通道让长沙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长沙开通或复航至列日、深圳、莫斯科、马尼拉、洛杉矶、纽约、大阪、芝加哥(哈利法克斯)、贝尔格莱德等9条全货运航线,其中3条为跨境电商专线。

  水路开通7条国际集装箱内支运输线和10条国际航线,开启湖南省首个多式联运汽车滚装码头,形成了“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水路网络体系。

  公路开通长沙至东盟十国的卡班车,顺丰、高朋、世联等电商出口物流龙头企业依托长沙国际货运航线、卡班、中欧班列货运通道,纷纷设立区域跨境集货仓。

  实干出实效。2020年,黄花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逆势大幅增长,达7.61万吨,增长50%,增速排名全国第5;长沙港霞凝港区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14.5万标箱,占全省出口外贸的60%以上。

  长沙正努力打造集包机、班列、卡班、货轮等多种物流通道为一体的国际物流集散中心。

  C 降本增效,不断优化跨境贸易环境

  物流业的变化离不开长沙的智慧和实践。尤其是2019年来,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加速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长沙的脚步铿锵有力——

  《长沙市促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3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长沙市支持快递业发展十条措施》相继出台,为快递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56个申报物流枢纽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成立物流产业链办公室,全面铺排产业链建设各项工作,努力推进长沙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

  顺利通过“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评选;

  成功入围2035年国际区域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2050年国际全球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

  两年来,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聚焦降本增效,深入开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力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好的口岸环境。2020年,长沙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八项二级指标全部优于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评价标准。

  6月17日,黄花综合保税区二期顺利通过联合验收组的实地查验和综合评审。作为黄花综保区承载“区港联动”的复合功能卡口,东卡口成为一大亮点。

  当监管车辆驶入卡口,智能卡口的各种检测系统会自动对车辆车牌、车重等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所有的采集数据会与后台系统进行数据校验,校验无误后,系统给予放行指令,栏杆抬起,车辆就可以根据显示屏上的分流指示驶向相应的区域。

  作为全省唯一、全国也为数不多的临空型综保区,黄花综保区通过实施“区港联动”,通关速度预计提升30%,企业物流成本可节约50%。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挂牌以来,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超进度推进各项改革事项,取得明显成效。

  长沙快速推进跨境电商申报通道扩容提质,通关效率从30万单/天提升至100万单/小时,全面实施7×24小时运维保障,助力跨境电商全国增速第一;

  创新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监管模式,成为湖南自贸区首创案例;

  成功开行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着力打造中非物流集散中心;

  高铁快运创新开发当日达、次日达、空铁联运等新通道……

  “承东启西、联南接北,长沙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在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黄福华看来,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更加集聚各类资源要素,促进长沙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制图/王斌

  党建引领

  奋战在战疫复工第一线

  “105个微信群” “24小时战时保障机制”“零延时、零等待绿色通关”……2020年初,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全体党员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疫情为命令,以保障物资为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日夜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成功保障了医疗物资、社会物资、生活物资调得进、运得来、买得到。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中部重要的一类航空口岸,口岸管理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市物流口岸办迅速联动长沙县、海关、边检、机场等口岸联检单位建立全国首个共同甄别、分流、隔离的属地管控工作机制,筑牢口岸第一防线,为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赢得时间空间。

  通过有效举措,长沙先后成功保障伊朗德黑兰、美国纽约、巴基斯坦卡拉奇、英国伦敦、俄罗斯圣彼得堡至长沙的12趟包机,创造了“长沙速度”。

  在发现国内防疫应急物资紧缺、大量海外捐赠的防疫物资通道受阻、通关不畅时,市政府物流口岸办还首创海外防疫捐赠物资免费“客带货”模式,推动黄花机场率先在全国开通“零延时、零等待”的口岸通关绿色通道,确保口岸人货畅流。

  为了组织德国哈恩-长沙临时包机接回海外侨胞的爱心物资,市政府物流口岸办采用24小时的“战时”工作机制。由于有7个小时时差,为了抢抓时间协调对接德国的物资,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杨莉和同事们晚上几乎没有时间睡觉,最终抢在全球133个国家关闭对我国的航点和禁止出口防疫物资前,将350立方、48吨、178万件防疫物资运回长沙,人民日报点赞为“硬核担当”。

  截至2020年4月19日,长沙共进口防疫物资3397.39余万件,总价值约1.33亿元,其中转运湖北的防疫物资159批次,总价值约1927.4万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撑和物资保障!

  助力复工复产,物流一马当先。

  由于疫情的影响,中联重科的搅拌车、泵车等出口车辆难以找到平板车拖运,又无法办理临时牌照自驾。出口交货履行合同受到了很大影响。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市物流口岸办紧急协调省市交警部门,帮助中联重科办理工程机械境内通行临时牌照。这一做法为全国首创,为企业节省数千万元物流成本。

  疫情期间,市政府物流口岸办联合星沙海关、中南国际陆港深入5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园区,建立105个微信群,了解114家制造业和外向型企业面临的物流难题,为企业点对点解决全球口岸通关、国际物流等难点堵点问题6780余个。疫情期间该办收到其他省市政府、医院、驻外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等发来的感谢信30余封。

  “坚持党建引领,物流口岸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杨莉介绍,特别是2020年围绕“六稳”“六保”目标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开创长沙物流口岸工作新局面。”2020年10月,市政府物流口岸办被评选为全省抗疫先进集体,充分体现了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大通道”

  长沙加速迈向国家交通物流中心

  今年,全市物流口岸系统 将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大通道”,在推动长沙更高水平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一个中心”:深度挖掘“一带一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拓展空、铁、水、公国际物流通道及海外物流战略布局,加快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口岸,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效、顺畅、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以长株潭为中心,可承载1500万城市人口、2万亿GDP,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城市群的“国家交通物流中心”。

  “两个枢纽”:加快中白商贸物流园等境外物流布局,将产业园区延伸至欧洲,积极打造以长沙为中心、连通欧盟、东盟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全面建设“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推动建立长沙本土航空货运公司,加快国际航空物流空间布局,以申报建设“国家空港型物流枢纽”为契机,将长沙打造成为国际化的空港城市。

  “三大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对接RCEP,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拓展班列运邮、跨境电商等业务,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不断深化拓展“陆上通道”;紧抓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湖南的契机,稳定和加密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及班次,在已完成前三大贸易体布局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拓展“空中通道”;统筹推进长沙港、虞公港建设,探索“港、园、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不断深化拓展“水运通道”。

(点击进入频道)

【来源:长沙晚报】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