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红色摇篮”的百年记忆

央媒看长沙 | 2021-01-25 09:55:19
星辰在线 | 编辑:陈诗雨

  暖阳透过树枝,洒下一地斑驳,长沙天心区书院路,妙高峰山下,灰白相间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舍庄严矗立,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灰白相间的整体色调显得古朴典雅,分外醒目。

  这所素有“千年学府 百年师范”之称的高校,其前身为公元1161年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学校曾培养了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任弼时等一批国家栋梁,并涌现出许多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1913年春至1921年冬,毛泽东在此求学、工作8个春秋。

位于长沙天心区的湖南第一师范。刘宾摄

  位于长沙天心区的湖南第一师范。刘宾摄

  一代伟人职业革命路起点

  漫步第一师范,亭廊相连的校园里,不时传来朗朗书声。大礼堂、八班教室、水井、自习室、阅报室、君子亭等十多个红色纪念地,生动再现了一百多年前,毛泽东在这里求学、执教以及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

  “在校时,毛泽东坚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学习方式。他经常与好友横渡湘江,登上橘子洲,或在电闪雷鸣的雨夜夜爬岳麓山。” 长沙文史学家顾庆丰介绍说。校园里,毛泽东当年进行冷水浴的水井犹在,他认为冷水浴“足以练习猛烈与不畏”,是一种锻炼身体和意志的好方法。

  作为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第一师范的教育历来民主而开放,先后聘请过徐特立、杨昌济等品德高尚、思想进步的人士任教。毛泽东在校时,通过阅读《新青年》等报刊及时了解社会新思潮,并利用勤工俭学的机会,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这些都为其以后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做好了思想准备。

  为增加阅历,了解社会,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从一师毕业的箫子升结伴同行,从长沙出发,历时一个多月,风餐露宿步行游历了宁乡、安华、益阳、沅江等地。通过游学,毛泽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深刻认识到:只有用真理去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实现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渊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强健的体魄,在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立下“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位有志青年怀揣着救国救民之志,正式发起成立新民学会。这个主要由第一师范的学生组成的进步团体,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也为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的创建做了干部上、思想上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1921年春,新民学会完成历史使命,停止活动。同年6月29日,毛泽东、何叔衡代表共产党在长沙的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争取独立与解放的革命政党即将诞生。

  “出席共产党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3位出自第一师范。在建党史上,第一师范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初心的形成地,也是中国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培养人才、孕育革命的‘红色摇篮’。” 顾庆丰说。

  三湘优秀教师的摇篮

  岳麓山,巍然屹立,湘江水,昼夜不息。

  与第一师范隔湘江相望,位于长沙岳麓区溁湾镇周家巷2号的新民学会旧址,如今已是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的红色教育基地。篱笆斜护的蔡和森故居门前,金桔树上硕果累累。青瓦白房的四合院里,古朴、静谧,一颗颗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风吹过,树叶扫过屋檐,沙沙作响。站在院子中央,依稀能让人感受到一百多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第一师范的学子们,满怀救国救民之志度过的峥嵘岁月。

  穿过百年烟云,毛泽东等一代青年将自身命运与祖国紧紧相连的担当精神,被代代传承下来。

  湖南永州市蓝山县,大山深处,有一所名为汇源瑶族乡中心小学的山区学校,校内有100多名学生,大多是瑶族儿童。2014年,从第一师范毕业的朱燕平来此任教,因为没有专业的音体美教师,朱燕平除了任教语文等文化课程,还主动兼任音乐老师,带领孩子们成立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将瑶族文化引进学校课堂。

  “当地瑶族文化浓厚,且保存十分完整,我们有意把瑶族文化引入课堂,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感知能力。”七年光阴一晃而过,期间,朱燕平主动放弃了调往县城等城市小学的机会。目前,朱燕平负责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音乐以及全校的瑶族文化课教学。于她而言,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看着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她愿意一辈子扎根在这里。

  “至今犹记得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写下的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短短两行字,展现了一代领袖的为民情怀。” 朱燕平说,在第一师范求学5年,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有家国情怀、甘于奉献等红色精神的熏陶与传承。

  多年来,通过发扬红色文化教育,厚植师生职业理想与情怀,第一师范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像朱燕平这样甘愿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2011年至2018 年,第一师范共招收公费师范生21282人,已毕业 9710人,目前仍有 9082 人任教于湖南省 121 个县市区,平均从教率 93.53%;乡村从教 8210人,占比 90.4%。

  大批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就业,成为湖南基础教育的骨干和中坚,缓解了乡村教育优质师资紧缺的局面。目前,湖南第一师范是全国最大规模的小学教师教育和公费定向乡村小学教师培养高校。

  如今,每年到第一师范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者达80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和党员干部占到70%以上。在湖湘儿女心中,一师已不仅仅是一所高校,更是一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群星灿烂的神奇土地。(刘宾)

(点击进入频道)

【来源:人民网】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