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高新区奋力开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省媒看长沙 | 2019-03-07 10:34:33
星辰在线 | 编辑:邓婷

  浏阳高新区鸟瞰图

  2018年11月28日,华域视觉科技智能车灯生产项目奠基,将建世界一流智能车灯生产基地。

  启泰传感公司建设的国内首条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已于2019年1月16日成功通线,预计今年8月份可实现批量生产。项目全面达产后,产值将突破150亿元。

  在2018中国(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浏阳高新区华恒机器人公司现场演示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引起了人们的围观。

  (本版图片均由浏阳高新区提供)

  唐雄英 张 笛

  新春伊始,各园区一片开工繁忙景象。2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将新年首轮调研锁定在浏阳高新区,深入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加油鼓劲,传递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智能制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当前我省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解决各项问题的‘总钥匙’。”

  何为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此,浏阳高新区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找到了自己的“金钥匙”,向“高”、“智”、“商”集中发力。2018年,在长沙市绩效考核排名中,浏阳高新区位列省级园区之首,斩获第一名,其中,“项目建设”“优化服务”“社会公认评估”等评价指标位列第一。

  “高”

  招强引大,推进产业链迈向高端

  2018年,浏阳高新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9%,财政总收入增长24.8%,税收增长30.58%,其中,园区新增税收过5000万企业3家、过2000万企业3家。

  发展实体经济,要靠项目说话。这组数据体现的不仅是简单的增长,抽丝剥茧,其核心离不开“规模”二字。

  据浏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喻辉介绍,园区全年引进产业项目51个,其中投资5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2018年7月,华域视觉科技智能车灯项目正式落户园区,该项目投资超10亿元,是浏阳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项目之一,将建中南地区最大智能车灯基地;一个月后,喜讯再次传来,园区将豪恩声学智能制造这个投资达50亿元的项目“迎进门”,促成了建园以来单个投资过50亿项目“零”的突破;8月,湖南家谐家具产业孵化园在园区举行奠基仪式,与爱晚家居材料市场、星辰家具集中区等300余家批发商800多个品牌共同形成了生产、加工、贸易、研发于一体的家居产业链;岁末之时,园区的天玥碳化硅材料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30亿元,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项目及成套工艺生产线正式开建……

  梳理浏阳高新区2018年项目招商思路,除了“规模”的增长,产业布局也成为“产业升级”背后的有力推手,“就2018年新引进的三大项目而言,从产品到技术,都体现了产业的前瞻性。”这大概就是浏阳高新区对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解读。

  位于园区的豪恩声学智能声学总部生产基地是豪恩声学在全球布局的第四个生产基地。基地占地283亩,将于2019年9月份竣工投产,主要生产微型电声元器件和消费类声学等产品,广泛地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设备及电脑周边设备等,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年利税可达5亿元。

  一代材料,一代产业。碳化硅半导体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碳化硅,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过去我们从国外进口,现在天玥来了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天玥项目抢占第三代半导体制高地,填补长沙在碳化硅产业的空白。它不单单对浏阳,也是长沙乃至湖南及中国自主品牌的骄傲。”浏阳市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

  一渠活水的引入,犹如为园区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激活了园区内部发展活力。据悉,2018年,浏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始终保持质优劲足的状态,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家,总数达131家。

  在这些新增项目里,有一串名单格外显眼,它们或许不直接创造价值,却足以显示园区主政者的格局与目光,它们是九点教育项目和浏阳市中协高新科技学校项目。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将解决园区就业家庭最关心的教育难题,而中协高新科技学校无疑将为园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资源。

  15年的探索与实践,从制造产业基地到成功跻身省级高新区行列,2019年,浏阳高新区将迈入新一轮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

  “产业蓄能上,园区近年新引进的100多个项目先后达产,豪恩声学、天玥碳化硅、启泰传感、华域视觉等重大项目将于2019年释放产能,产业升级动力更足,产业链集聚力、吸附力更强。”2019年,园区如何做、如何干,喻辉胸有成竹。

  一是聚焦产业链条招商。确保全年引进产业项目50个,其中“500强”项目1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1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4个。围绕“一主一特”+碳基材料产业链,对标“三智一自主”产业推进计划,以豪恩声学、华域视觉等项目为依托,紧盯自动化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强化智能制造产业链集聚度、关联度。充分释放天玥碳化硅、启泰传感“核芯”带动力,加速半导体材料项目成体系落户,打造“中部芯谷”。坚持外引与内培并举、项目与平台并重,进一步巩固工程机械再制造全国行业地位,拓展空调、车灯等再制造领域,壮大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区特色和优势。

  二是聚焦内部挖潜增效。支持企业高效发展,建立“亩产论英雄”激励制度,用真金白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扩大产能、提高效益。支持义和、青特、众和等10家以上企业二次开发。强力推进零地招商,督促企业完成闲置土地建设、加快闲置厂房出租,在不新增用地前提下,新引进项目10个以上。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低效企业退出机制,盘活10家以上低效企业资产。

  三是聚焦发展工业地产。以特色园、园中园为依托,建设提升发展效益。落实长沙市规范工业地产发展管理办法,根据产业链企业发展需求,继续开拓工业地产,加大标准厂房招商力度,形成“百鸟来巢”态势。推进南园新能源汽车标准厂房建设,快速启动项目招商;加快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园、中部智谷汽车产业园招商步伐,确保实现项目满园扩园。

  “智”

  引“智”提“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焊接机器人可以360°旋转,比人的手臂更加灵活;在纸板中植入电子芯片,产品可全程溯源;将指定货架“顶”起,按照既定轨道,将货架送到指定位置,而原本需要多名进进出出的仓管员,现在只需一两位守在电脑前,等货来找人……在2018中国(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浏阳高新区智能制造惊艳亮相。

  近年来,浏阳高新区抢抓智能制造发展重大机遇,明确提出“打造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高新园区”这一战略目标。

  如今,园区已形成智能制造、再制造“一主一特”的产业格局,成为我省智能制造重要集聚区,引进培育了以华域视觉、豪恩声学、宇环数控、华恒机器人、启泰传感为代表的一大批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产品涉及智能视觉系统、高精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高端传感芯片等,产业特色和优势不断彰显。

  “新”企业智能化武装的同时,浏阳高新区没忘记“老”项目智能化改造,其智能化改造步伐继续领跑长沙园区。

  打造一批亮点示范。园区先后启动了51家示范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并以此带动园区百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智能化改造。2018年,园区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家、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5家,示范企业(车间)总数达59家。

  推进一批“企业上云”示范。园区首创400万“上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上云。其中,博大机械、湖大艾盛、法泽尔3家企业获评湖南省中小企业“上云”标杆企业,博大机械与湖大艾盛更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战100例(2018)》,在全国形成示范。

  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园区示范。依托传感物联、高端装备龙头企业,带动高档数控机床、焊接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等成套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将园区打造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

  作为国家第一批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湖南省首家国家绿色园区,浏阳高新区依托其良好的制造产业基础和智能化技术,推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发展,再制造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园区再制造企业已达35家,并建成全省首家再制造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南省工程机械再制造联合会和湖南省机械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到2020年实现百亿产业目标。

  深入园区,走访一个个车间和实验室后,我们深感,对于浏阳高新区,智能制造既是目标也是手段。

  为此,2019年,园区将以智能制造为统揽,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以人才要素为支撑,依托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园区。

  加速智造升级。突出智能制造核心地位,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打造更多智能化企业、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

  预计实现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继续推进企业“上云”,新增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20家以上,智造升级步伐要继续保持在长沙的领先地位。

  推动创新引领。加快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推进园区智能制造孵化器、科技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发挥实效,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打造“双创”升级版,新增3家以上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1家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在管理服务、企业生产等领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打造智慧型园区。

  凝聚智力引擎。激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项目需求库”与科研院所“项目转化库”无缝对接。全力推动创新创业成果在园区就地产业化,打造知识产权集聚园区。发挥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示范效应,把握好“人才新政22条”及配套政策等省市人才政策机遇,紧盯企业和创新研发平台的人才需求,引进高端人才、技术人才和工匠人才。

  “商”

  速度与激情,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2月11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浏阳高新区人以“满格电”的状态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园区领导班子马不停蹄地兵分九路,对园区企业、在建项目开展走访活动,及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加油鼓劲。

  2018年11月3日,天玥碳化硅项目正式开建。目前项目一期技术区已完成封顶,厂房区正进行钢结构安装,预计3月底完成主体工程,5月初竣工,9月进入试生产……一组时间线,让我们见证了什么叫“园区速度”。

  “园区速度”体现在项目落户速度快。

  华域视觉总投资10亿元,为“500强”投资,是国内汽车智能照明龙头项目。作为一家国企,从2018年4月11日接触到7月11日落户签约仅3个月时间。豪恩声学智能声学总部生产基地投资50亿元,该项目从最开始接洽到正式签约落户只用了70天。

  “园区速度”体现在项目建设速度快。

  18台挖机、6台推土机高速运转,100多辆运输车来回穿梭,百余人的项目团队坚守在岗位上挥汗如雨。为确保华域视觉智能车灯项目如期交地,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自2018年9月1日起,园区产建投公司先后投入200多名工人、100多台机械设备实施土石方平地工程。该平地工程也是建园以来投入机械最多、日出土量最大、完成时间最紧的项目。

  “园区速度”还体现在政务审批速度快。

  2018年,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创性实施项目报建不出厂,“网上预约、视频面签、快递送达”,集中审批,帮代办等服务。住建分局的“项目报建不出厂”改革举措,将项目施工许可从原来的75天压缩至30天,食药工商质监管理分局的企业开办实现2日办结等,园区审批提速创造了“全省之最”,形成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园区样板”,在长沙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办件量居省级园区首位。

  2月13日,长沙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暨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推进大会召开,全面吹响抓产业项目、抓营商环境的集结号。

  以“营商环境优化年”为契机,2019年,浏阳高新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奠基工程,落实“五个彻底”,实现“三化六最”,提升发展软环境,打造温暖园区。

  营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同时,政务服务中心将聚焦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进一步优化问题处理机制,让企业安心、省心、放心。

  建立精准贴心的帮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普惠性减税降费措施、产业发展政策,打好降成本、提效率、优服务“组合拳”。把“千人帮千企”固化为企业服务制度。园区各部门也将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助力加油,并着力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完善实惠管用的金融支持。健全园区金融体系,积极搭建多元化资本互助平台,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推广企业金融互助协作,打造“资金共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金融互助新模式。激活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优势产业和潜力项目。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力争1家企业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以金融服务中心为阵地,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或许,对于很多园区、企业来说,2018年的“冬天”可能有点冷,而浏阳高新区却逆势崛起。通过全力抓运行、保增长,经济指标稳中向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展望前程,浏阳高新区正积蓄喷薄而出的崛起能量!

  说一说

  2019年,浏阳高新区蓝图怎么画?

  浏阳高新区在2018年开创了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后,2019年将如何进一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我们特采访了浏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喻辉。

  问:从产业升级到企业发展,浏阳高新区2019年总目标是什么?

  喻辉:2019年,园区主要经济工作的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0%,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25%,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0%;新引进产业项目50个,铺排建设重点产业项目62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20家,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问:今年,长沙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和“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浏阳高新区将有何作为?

  喻辉:坚持新发展理念,瞄准高质量发展总目标,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年”和“营商环境优化年”两大主题,主攻智能制造引领、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融合共振三个方向,围绕智造高地、产业新城、双创之都、生态园区四个定位,突出三大攻坚战、招强引大、转型升级、改革创新、产城融合五个重点,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今年,以“营商环境优化年”为契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奠基工程:一是营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二是建立全要素的产业服务,三是建立精准贴心的帮扶机制。

  以“在全球引资源”的战略眼光,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坚定不移招强引大、招强引优。全年确保引进产业项目50个,其中“500强”项目1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1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4个。以产业项目建设为龙头,全面铺排产业项目62个。力保天玥碳化硅一期9月份建成投产,促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成体系落户园区,打造百亿级碳基产业集群。力促豪恩声学、华域视觉等项目年内投产达效,打造国内领先的电声科技和智能照明生产基地。力推家谐生产基地、爱晚家居材料市场、星辰家具集中区等项目集聚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