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炬•长沙印记⑱丨长沙县开慧镇张家塝:“包干到户”开长沙农村改革先河

省媒看长沙 | 2021-06-17 10:06:45
星辰在线 | 编辑:周意顺

  长沙县开慧镇张家塝:“包干到户”开长沙农村改革先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新

  时值仲夏,长沙县开慧镇葛家山村张家塝组,风吹稻田,青秧轻摇,笔直的马路上卡车、旅游巴士车流不息,林立的乡村别墅错落有致,让人爽心悦目。

  1978年,改革春风拂来。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血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数月后,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在长沙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

  6月15日,记者在葛家山村张家塝组见到了向志武老人。他今年80岁,是原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副队长,也是当年“包干到户”带头人之一。

  “那个年代,大家一起搞村集体经济、吃大锅饭、干活挣工分。”向志武老人回忆,生产队有110多亩地,70多口人,田多人少产量低,双季稻年亩产量300公斤左右,所生产的粮食在交足国家的任务后,从剩下的粮食中按人口和工分来分配。

  向志武说,按照当时的换算比例,壮年男劳动力每天是10个工分,女主要劳动力是8工分,相当于每天1角8分钱,只能买2两肉。“我家有7口人,经过核算,生产队每个月发50多公斤稻谷给我家,根本不够吃,不得不在饭里添红薯来应付。”向志武说。

  “吃大锅饭”带来的的弊端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为了提高效率,原竹山大队的干部李取如在1978年2月制定了一本竹山大队的《劳动定额》,根据做工过程的质量来核算工分,但依然改变不了“既吃不饱饭,也没积极性”的局面,农业生产进入死循环。

  “如果大家继续捆在一起吃‘大锅饭’,非饿死人不可!”回忆那段往事,向志武依然激动不已。

  经过酝酿,197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村民集体忙完早稻收割后,向志武和队委会成员聚在一农户家里。煤油灯下,大家作出“单干”的决定:从晚稻开始,就“各自忙各自”的农田,“包干到户”!

  束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一经改变,很快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向志武说,“‘包干到户’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最受农民欢迎,家家户户不甘落后,男女老少都在地里干活,种田的干劲一下子上来了。”

  分田到户的效果惊人。“我家分了10.6亩田地,一年下来,双季稻差不多收了600公斤。”向志武说,“那一年风调雨顺,大家第一次吃上了饱饭,家里粮食第一次有了结余。”

  那时,竹山大队有十二个村组生产队,看着张家塝的生产搞得风风火火,其他的生产队坐不住了,纷纷开始实行“包干到户”。

  从张家塝到竹山大队,再到长沙,掀起一波又一波改革浪潮。1982年,党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改革一步一步坚定前行。

  免除农业税,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实行土地“三权分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现在通过发展茶厂、包装产业、开办民宿等,张家塝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长沙县开慧镇葛家山村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张雄介绍,张家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要接续奋斗,以产业带动就业,以旅游增加收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天空澄澈,微风掠过,绿油油的秧苗在风中抖动。向志武走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的稻田,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党的好政策,我们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