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山水一半城——大王山片区塑造城市美好生活典范
湖南日报观察版头条丨一半山水一半城——大王山片区塑造城市美好生活典范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5月8日07版
王 晗 张 笛 张 敏 林 雨
生命自有其法。
候鸟北归,嫩芽初绽,春江水暖……自然界总以不经意的方式,感知春天的律动。
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或许会对季节的变化、自然的更替越来越迟钝。所幸,大王山的半城山水毫不吝啬地向人们传递春的信号。
“长沙宝藏春日限定旅游攻略”“大王山踏春是个不错的选择”……从3月开始,长沙市民奔赴大王山踏春的视频不断冲上抖音热搜榜单,并持续霸榜。
当第一缕夏风拂过巴溪洲,不少网友留言:“期待在初夏与大王山邂逅!”
大王山,山水洲城尽显生态之美。
经过12年精心打造的大王山片区,已成为长沙十大城市片区之一、湖南湘江新区重点开发片区之一,是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新样本的重任。它的每一次“亮相”都让人惊艳:文旅+科创双翼齐飞,开发热度持续升温,关注度居高不下,重大项目相继落子,片区建设如火如荼……
湘江滨,绿心畔,大王山蓬勃正青春!
宜游之城:守护最美底色,再造山水洲城2.0
山、水、洲、城,组成了长沙的骨骼与脉络,也成就了千年古城的精神内核。
在大王山片区,一座崭新的山水洲城崛地而起。这一次,绝非简单复刻,而是高瞻远瞩地瞄准“山水洲城2.0版本”。
既然要打造升级版,底气从何而来?
你看,这里有两洲(巴溪洲、鹅洲)、三山(大王山、狮峰山、伏龙山)、四水(湘江、靳江河、桐溪水系、观音港水系),自然的偏爱,可谓毫不“遮掩”。
但自然禀赋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敬畏和城市创新发展的思考。当城市建设更新迭代,发展背后的去与留,如何抉择?
“近年,大王山片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以赴守护一方山水。”湖南湘江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原生森林覆盖率高达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22平方米,人均绿地是国家标准的2倍多……大王山在低容积率、限高等指标的约束下,与高楼密集的城市形象“逆行”。
这种“逆行”需要魄力也需要智慧。
上世纪50年代,由于长年开采石灰石矿,原湖南省新生水泥厂遗留下一个百米矿坑。为治愈“城市伤疤”,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全部退出,湘江欢乐城应运而生,以文旅产业为地区赋能,实现“涅槃重生”。
事实上,给绿水青山腾出空间,生态资源也能变现。
湘江欢乐城从2020年开门迎客就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营收超2亿元,成长为网红玩乐新地标。紧随其后,一大批旅游产业项目陆续开业,构建起以湘江欢乐城为核心的都市娱乐文化体验区,和以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区,多业态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湖南最为火热的文旅区域,网红之城,已初见端倪。
大手笔擘画的“具有世界影响力旅游目的地”蓝图正一步步走进现实。未来,乘着网红长沙的东风,大王山片区无疑将迎来更多高光时刻。
宜居之城:人景城不相离,打造“向往的品质人居”
长沙,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板块曾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在历史上,长沙有着“河东富裕、河西穷”的说法。随着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长沙,从“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春日大王山,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新城入画来。(本文图片由湖南湘江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作为全国第十二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2022年湘江新区实现跨区合并。大王山属于湖南湘江新区直管片区,是实现“长潭融城”的纽带和桥梁,更是湘江新区最重要的土地储备基地。在湘江新区顶层设计之下,近年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已完成投资逾1000亿元,路网、学校、商业等各种配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3月21日,长沙发改委发布《长沙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其中,大王山片区就有2个项目上榜,分别聚焦于社会民生中最为关切的教育与住房。
一半山水一半城,山水风光伴君行,但吸引人从“留步”到“居住”,一个“城”字承载了太多需求与期盼。
大王山片区打破了“低密度”与“城市便捷生活”之间的博弈对立,探索出“离尘不离城”的发展模式,满足人们对“向往的品质人居”所有的期待。
大王山片区逐步建成地上+地下立体交通网络,畅通市民出行路。
地铁3号线及延长线深入大王山腹地,30余条市政道路拉通,将片区与主城区紧密相连,推动“半小时生活圈”的形成。暮坪大桥、莲坪路、学士路、南横线高速多条过江通道建成后,出行更加方便。
谈及教育,大王山片区从规划之初对教育就是大手笔投入。
论学校规划数量,大王山片区算是长沙之最。共规划了44所中小学,已投入使用的8所学校中不乏师大附中、南雅、博才等知名教育品牌。最新的杨水塘中学交由湖南师大附属中学托管办学,未来3年,还将新建8所学校,其中社仓中学预计今年内开工,拟引进长郡联合办学。
曾经被视为片区短板的医疗和商业,如今也迎来好消息。
湖南省儿童医院(西院区)已经签订合作协议,将重点完善大王山片区医疗配套问题。大托铺机场搬迁完成,大王山限高解除,片区多栋限低120米-180米的地标建筑,将发力商业补齐片区配套短板。
着眼“品质生活”“宜居宜业”等关键词,大王山片区规划分为六大功能片区,居住和产业分区明显,由此传递出的是大王山片区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从空间重合升级到功能集成的理念,昭示出的是大王山片区发展逻辑的重大变革、发展理念的重大升级。
4月14日,长沙市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土拍结果出炉,大王山片区的优质地块触发熔断机制,更进一步彰显了片区土地价值的稀缺,也成为长沙改善型房居的热点区域。
宜业之城:布局前沿产业,构筑科创新高地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赋予湖南科技创新全新坐标和重大使命。
锚定全新坐标定位,湘江科学城的概念规划正是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举措之一。大王山南片区作为湘江科学城首开区、起步区和核心承载地,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大王山南片区将瞄准高端平台、前端产业和尖端人才,争取落地更多战略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突破,打造“政、企、产、学、研、融、服”产业生态圈。
目前,按照湘江科学城“一轴两带六组团八片区”空间格局,大王山南片区依托湖南大学科创港、湘江实验室、长沙坪塘通用机场、国检中心等,正加快布局发展数字科创、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片区内的首批项目已开工建设,湘江科学城湖南大学科创港、湘江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即将先期启动。
科技创新持续引领片区高质量发展。
未来,随着平台搭建成熟、产业落地生根,大王山南片区也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人才聚集空间,从而推动人才体系与发展创新体系深度融合。届时,“创业乐地”“圆梦高地”也将成为大王山片区的新名片。
回顾所来径,在长沙重点推进的“十个重大城市片区”中,大王山片区规划较晚、起步较晚。但“晚”也意味着“新”,既有新机遇也有新理念。
大王山片区恪守“人产城”发展新逻辑,坚持“以人为本,以城聚人,以城促产”,打造高品位、高颜值的新山水洲城。
从“产城人”到“人产城”,这绝不仅仅是“人”“产”“城”三大“核心要素”次序的简单调整,更是从经济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也是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的一次跃迁。
由此看来,无论是城市“低密度”布局还是配套的大手笔投入,乃至科学产业集群的优先培育,一切都顺理成章。
东风春来,潮涌湘江。
在跨越发展中率先突破,在大胆探索中蝶变跃升,从萧萧郊野到繁华都市,从籍籍无名到发展高地,大王山,未来可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