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 乡村兴 生活美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名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⑫

市媒看长沙 | 2022-11-21 15:29:10
星辰在线 | 编辑:李冰清

  星辰在线11月21日讯 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邬伟 刘攀 郭雨滴 周数邑 通讯员 易和平)报道

  樟树港湘江大桥与金雷大道建设现场,工程车往来穿梭,正加速构建湘阴融长立体交通体系;远大可建生产基地里,芯板“活楼”生产线机器轰鸣,奏响湘阴县产业转型升级的动人乐章;鹤龙湖畔烟波浩渺游人如织,鲜活虾蟹与农家乐相映成趣,见证了湘阴乡村振兴的温度……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沿芙蓉北路进入湘阴城区,一幅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乡村振兴厚重温暖、生态环境山清水秀的高质量发展生动图景呈现眼前。

  近日,长沙晚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名记者走基层”活动第十二站走进湖南湘江新区湘阴片区这块发展热土,看产业澎湃、听港口潮涌、观飞鸟往返、品湖鲜美食……用心用情感受“强省会”战略号角下湘阴的发展脉搏,记录其在奋斗过程中的勃勃生机和生动实践。

  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构建起湘阴产业发展的灿烂星空。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雨滴 摄

  报告点击

  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线见闻

  金龙首开区 打造产业创新核心阵地

  清晨,鸟瞰湘阴片区金龙首开区一期项目建设工地,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程车往来穿梭、建设者们相互协作……目之所及处处是热烈的建设场景,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相互交织,涌动着奋斗热潮。

  据项目现场负责人任兴宇介绍,正在建设中的金龙先导区首开区项目位于长沙市北部,总用地面积约386亩,项目一期重点打造湘江智造中心,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包含总部办公及产业服务中心、展示中心、研发办公楼等业态。目前,项目支护桩施工、规划展示馆桩基施工已完成,正积极开展边坡支护以及基础承台施工。

  目光再转向位于金龙先导区里的天鹅山大科城。已开学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湘阴校区),1300余名本科新生正在校园里挥洒青春。湘阴因此成为全省唯一拥有本科院校的县域。未来,天鹅山大科城还将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创型企业入驻,带动各类人才汇聚,融入湘江科创走廊。

  据悉,金龙先导区定位为绿色智创产业领航基地、规划为产业示范的生态智慧谷,与虞公港片区共同组成临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纳入新区核心区范围,成为长株潭都市圈重点片区。建成后,将为湖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供新平台、构建新引擎。

  剑指千亿 构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28个小时可以“建”11层楼,远大可建生产基地里,芯板“活楼”生产线机器轰鸣,上演“湘阴速度”。当走进位于湘阴高新区临港片区的湖南远大建筑钢结构生产基地时,只见一车车“活楼”建筑模块正陆续发往省会长沙,用于住宅、酒店、机场、高铁等建设项目,全方位参与省会建设。

  “我们生产的不锈钢芯板活楼模块通过搭积木方式,在28个小时内便可组装成一栋11层的高楼。”远大可建活楼公司总经理李舜介绍,该公司建成的全球首条活楼全自动流水生产线达产后,将实现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天、年产270万平方米,今年利税有望破亿元,“现在我们的不锈钢芯板,具备超强、超轻、耐久、节材等多种性能,强度比混凝土高100倍,质量只有混凝土的十分之一,耐腐蚀度比碳钢高30倍。用芯板制作的‘活楼’,可实现100%工厂化预制,循环利用,颠覆了传统的建筑模式。”

  投资10亿元、厂房3.7万平方米,产能100万吨、年产值20亿元的中联新材标杆(湘阴)工厂项目自今年5月28日签约落户以来,在50天内完成报批报建手续“四证齐发”,两个月实现“净土交付、即签即建”目标,再次刷新了项目建设的“湘阴力度”。“不久后,这里将建成全国乃至全球单体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绿色环保的建筑新材料生产基地。”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落户湘阴的金为新材已成功掌握了精密钢型材装备、模具、应用、晶体控制四大系统的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精密钢型材技术空白。图为工人正在车间忙碌。

  当前,湘阴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家、高新技术企业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以昊志高端装备制造、可孚医疗装备为龙头的绿色装备制造,以远大可建、凯博杭萧、金为新材为龙头的绿色建筑建材,以长康集团、海日食品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构建起湘阴产业发展的灿烂星空。“我们力争早日建成千亿园区,成为全省先进装备制造及新能源产业集聚高地。”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表示。

  虞公港 港口梦圆通江达海

  今年10月,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项目获核准批复,一条承载着湘阴片区经济发展高地和助力湖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希望的“黄金水道”已然浮出水面。值得期待的是,2022年底虞公港一期项目或将开工建设。

  根据省发改委批复,虞公港一期项目将新建3000吨级泊位4个(水工结构兼顾5000吨级),码头共使用岸线长度为522米(最终岸线使用规模以批复长度为准),其中,多用途泊位使用岸线259米,散货泊位使用岸线263米。设计年吞吐量990万吨(含8万TEU)。

  “‘五纵三横三轨一港’立体交通体系,让湘阴与大城市拥抱更为紧密,承载城陵矶港做大做强,也让长株潭向‘临长江城市’迈进。”虞公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孙树祥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岳阳港综合性港口功能,发挥湘阴港区独特水运区位优势,有效减轻岳阳港长江岸线生态压力,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将湘阴虞公港建设为长株潭“飞地港口”,打造成长株潭通江达海门户。

  伴随着湖南湘江新区临港产业开发区落子湘阴,区位优越的虞公港与周边多条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联通,未来将有效搭建水水、水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极大提升水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湘江“黄金水道”产出“黄金效益”,全面提升省会长沙核心竞争力,推动长沙北拓迈向“江海时代”。

  眼下,位于湘阴县三塘镇的虞公港,即将完成一次从小码头到大港口的华丽转身。

  鹤龙湖 “蟹逅”最美人间烟火

  夏吃虾、秋品蟹,是湘阴鹤龙湖镇的人间日常。鹤龙湖镇“吃”出了蟹虾年产量8000余吨,全产业链产值16.89亿元的主导产业。

  以蟹虾作为主导产业,湘阴县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部门服务”的工作方针,积极打造具有鹤龙湖镇本地特色的蟹虾品牌,做大做强蟹虾产业。

  如今的鹤龙湖镇已经建立相对完整的蟹虾养殖产业链,全镇共发展蟹虾、稻渔面积5.68万亩,蟹虾标准化养殖基地面积3.97万亩,并以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该镇成为集种植养殖技术研发推广、示范、交易、加工、休闲美食于一体的特色水产品之都,共同富裕的步子越走越实。

  “全县共发展稻虾综合种养9.8万亩,总产值约2.3亿元;水产精养总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量约18.6万吨。”湘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敏哲介绍,全县创建了“蟹虾小镇”“辣椒小镇”等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产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群众的口袋,群众荷包鼓了,日子才会越过越好。”湘阴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世奇表示。目前,湘阴已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龙头企业50家;星级农庄14家,其中省级以上五星级休闲农庄7家;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3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15个,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

  喜看稻菽千重浪,绿野平畴格局新。在湘阴,一幅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开,传统农业大县正朝着现代农业强县大步迈进。

  未来憧憬

  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面对崭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湘阴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挑重担、拼搏奋进;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深入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壮大产业能级、抬高开放层级、提升城市量级、做优乡村品级、促推幸福升级,以一地一域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奋力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勇当开路先锋。同时,一以贯之坚持“闯”“创”“干”的奋进姿态,凝聚起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用团结奋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湘阴实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湘阴篇章。

点击进入频道

【来源:长沙晚报】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