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没有了,环境清爽了!全因生活污水零外排,这些村庄是怎么做到的?
星辰在线11月29日讯 据长沙晚报掌上长沙(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报道,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大鹅昂头走在乡间小道上,旁边蜿蜒的小河波光粼粼,芦苇轻轻摇曳……11月27日,记者走进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和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发现“污水没有了,院里干净了,蚊虫少多了”成为村民的共识;污水收集管、隔油池、沉淀池,各类治理设备应有尽有,实现了生活污水零外排;良好的人居环境,让村民的生活品质更高。
“我们村紧靠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对于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很高,而村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生态环境压力。”芦塘村党总支书记刘玲介绍,近年来,芦塘村以湾里屋场为示范点,通过建设分类收集黑水、灰水、雨水系统,构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兼顾景观美化多目标协同的治理示范工程。
通过村民自筹和政府补贴筹集的60万元,村里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污水治理设备:首先对村民生活产生的黑水和灰水实施源头分类收集,然后对黑水采用混合有机废弃物仿生厌氧发酵处理,再对灰水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经处理后干净的雨水通过明沟进入周边水塘起到活化水体作用。同时,对黑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及灰水中水回用。
水体治理流程图。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祝林灿摄
夜晚漫步于花果村,在花果音乐湿地公园,音乐喷泉旁水流汩汩,桥边喷洒出雾水,彩灯流转,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到如梦似幻。
“在进行小微水体整治之前,花果村生猪养殖较多,加上生活污水直排,村里的水塘又黑又臭,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果园镇生态环境办副主任彭长兴告诉记者,村里目前采用生态绿色理念开展小微水体综合治理,按照“一户两池(化粪池+隔油池)源头控污、一渠一地(生态渠+湿地)中途净化、两池一岛一带(沉淀池+生物复合制剂池+生态浮岛+植物绿带)末端修复”的治理方式,通过建设三格或四格式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生物制剂复合围堰池,将生活污水、粪污水、餐厨水等分类收集、多层次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昔日黑臭的张公塘目前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小微水体变成一处处小微景观。
据长沙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河湖长制实施以来,全市在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时,坚持“大小共抓”,把小微水体治理放在全市河长制湖长制推行和乡村振兴大局中来谋划。建立了小微水体管护体系,登记在册小微水体数量16.02万余处,明确小微水体片区河长3941名,设立片区河长公示牌,实现小微水体管护全覆盖。同时,创新开展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连续五年将“建设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按照100万元/个的标准进行奖补。目前,已完成110个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