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实验室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发布,本土创新药物等重要成果亮相
星辰在线3月20日讯 据长沙晚报掌上长沙(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报道,慢性肾病治疗有望产出本土创新药物;用于肝癌早期诊断与监测的肝癌“哨探”全球首创……3月19日,芙蓉实验室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对外亮相。
西方黑素瘤等实体瘤诊疗技术在中国存在疗效降低和个体差异大等问题,亟需发现国人实体瘤发病/治疗抵抗新机制。刘洪研究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抵抗的机制研究”项目中,从代谢全新视角出发,阐明中国黑素瘤等实体瘤新特征,揭示代谢驱动的国人治疗抵抗的新机制,并提出免疫治疗增效新策略。
李乾斌研究团队的“慢性肾病创新药物XRF-1021的专利申请与后续开发”取得新进展。XRF-1021通过同时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改善慢性肾脏病病理状态,具有药效强、毒性低等特性,在慢性肾病药物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项目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在转化为实际应用后,将为慢性肾病提供良好的临床治疗药物。该成果于2023年8月实现专利成果转化,转化费用过亿元。
在“肝癌防治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中,曹德良团队原创性发现醛酮还原酶1B10(AKR1B10)新型肝癌血清标志物,并成功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肝癌诊断产品“醛酮还原酶1B10测定试剂盒”,获得国家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证。该产品对肝癌诊断与监测的灵敏度与可靠性全面优于AFP(甲胎蛋白),被誉为肝癌“哨探”,获得多个科技荣誉与奖励,并孵化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
在“骨髓免疫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机制”项目中,罗湘杭研究团队揭示了免疫细胞对代谢性疾病的关键调控作用,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在“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新机制与治疗新策略”中,陈超团队的研究成果为针对不同性别开展精准用药提供了理论支撑;陶永光团队的“p53乙酰化连接DNA复制和细胞命运”项目,有助于了解肿瘤发病机制。
此外,入选芙蓉实验室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的项目还有周文课题组的“从代谢失衡解析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及耐药机制”、赵锴团队的“炎症反应启动的机制研究”、艾可龙团队的“炎症性肠病的靶向成像诊断和精准治疗”、王晖团队的“鼻咽癌远处转移精准治疗与分子机制的转化研究”。
芙蓉实验室是省“4+4科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南大学牵头,2022年7月挂牌启动。实验室集聚精准医学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以院士、国医大师和战略科学家为核心团队,按照“总部+基地”进行布局,总部核心区选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东校区。目前已组建7个功能研究部、10个公共创新平台及18个重大疾病研究中心。
【来源: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