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从省级贫困村到生态艺术小镇,看浔龙河十年蜕变路
(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全景。)
(中南地区最大的赏樱胜地“樱花谷”。)
星辰在线4月13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柳佳路)“从3月16日的樱花节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已经赚了近5万元!”在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的樱花谷里,忙着给客人盛擂茶的贺大姐笑着抽空大声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她还十分有底气地说,在和樱花谷经营方签租约的这50天里,她的目标是要赚到10万元。
(卖擂茶的贺大姐。)
贺大姐真名贺彩珍,是从湖南安化嫁过来的浔龙河媳妇,虽然自带一身做擂茶的好手艺,但在2009年以前,他们家里主要靠养猪、种地和自己卖豆腐,全年的收入才七八千。贺大姐说,“以前做梦都没想过能过这种日子,能在家门口想做生意就做生意,想休息就休息,还很赚钱。”
将土地从固化走向流通,打造农村新型生态社区
事实上,在浔龙河村像贺大姐一样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很多村民,2009年,浔龙河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山多、闭塞、贫困”就是这里的“代名词”。现在他们大都住进了联排别墅,家里门面可以做生意也可以出租,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靠天吃饭。
说起着浔龙河村里的变化,就不得不提浔龙河项目的创始人柳中辉。柳中辉是土生土长的浔龙河村人,2009年他从外面回家工作陪伴母亲,看到家乡人民仍然在贫困中挣扎,他很想为家乡做些什么。
靠着这种家乡情怀,柳中辉当选上了浔龙河村的村支书。“要做出改变,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到科学合理、高标准的顶层设计。”柳中辉说,在最开始的一年半时间,他去国内、国外四处调研学习了很多地方,慢慢地,他脑海里出现了蓝图,要打造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且要以欧洲标准、中国特色建设。
(村民集中居住的安置房。)
“很多人听说要建生态艺术小镇都觉得我疯了。”柳中辉说,但他不在乎,就这么带着村民们干了起来。怎么干呢?柳中辉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将土地确权。从2010年开始,浔龙河成立土地确权调查小组,将所有权确权到组,并实行统一流转,按照一定标准补偿到村民小组,村民组按照本组当年可分配人口平均分配。此外,通过宅基地增减挂钩,实施村民集中居住的方式节约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收益返还,建设“有天有地有院子有门面”的村民安置区,仅商铺出租村民每年可收入2-4万元。
(浔龙河木屋酒店。)
“从土地确权到置换流转,再到开发使用,这样土地资源就从固化走向流通,形成了完整清晰的价值增值链条。”柳中辉说。
解决好用地问题,农村的社区型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按照建设农村新型生态社区的标准,浔龙河把城市的水电路气网、科教文卫体、公共服务、现代文明全部引进,解决“乡愁回不去”和“回去什么都不行的问题”,同时对浔龙河村的环境、文化、乡愁等予以保留,打造“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一个既具有城市功能又具有乡村文明的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就这样出现了。
大力发展综合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硬实力
虽然是靠着情怀开始着手改变家乡,但柳中辉也不想在追求情怀的路上失败,他说,“乡村要真正振兴,让产业发展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图中可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和正在开展拓展活动的学生们。)
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开车从黄兴大道走进浔龙河,黄兴大道的北侧,国内一流的优质教育资源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已经有学生在上课,依山而建的素质教育、科普教育、国防爱国等教育营地里也有小学生们在进行素质拓展。而黄兴大道的南侧一路望去,新建的商业街已在准备开业,中南地区最大的赏樱胜地“樱花谷”里游人如织,汇聚了创客街、好呷街、土菜街、民宿街和休闲街的湖湘民俗风情街也深受游客喜爱……
(好呷街上,食客不断。以上图均由 星辰全媒体记者 柳佳路/摄。)
浔龙河还有更多的产业项目隐藏在青山绿水中,柳中辉介绍,现在浔龙河已形成了“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教育产业为核心、旅游产业为抓手、康养产业为配套”的产业格局,使乡村资源实现了资产化和资本化,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据了解,浔龙河村通过大力发展综合产业,不但吸收了大量本村剩余劳动力,甚至还吸引了外来就业人员,劳动力报酬也得到较大提升。现代农业、旅游服务、物业管理等板块近300名本地村民就业,年人均工资收入8万元;在二、三产业方面,通过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乡村地产,新增外来就业人口1000余人,年人均创业收入达到8万元左右。
【来源:星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