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⑤|关于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大堰坡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绿色新闻 | 2019-06-13 23:07:43
星辰在线 | 编辑:张云荻

编者按: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共青团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追寻足迹话改革 凝心聚力向复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深化活动成果,引导广大大学生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湖南青马在线、星辰在线特联合出品“追寻足迹话改革 凝心聚力向复兴”网上专题,集中展示部分大学生青年创作的优秀社会实践报告作品和H5作品。

  关于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大堰坡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作为湖南青马学员的一份子,我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展望,进行了一次调研家乡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2001年5月,我出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大堰坡乡,并在这里度过了十年时光。说起大堰坡,大家可能会联想起《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文章,其实两者并无关联。我小时候大堰坡还是一个乡,直到2005年大堰坡乡划归淅河镇管辖,我居住的地方就改制成了大堰坡社区。但是,追寻大堰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还是得从大堰坡乡说起。大堰坡乡主要下辖赵家咀村、张咀村等。经济以农特产品出口加工为主,核桃、油茶、蓝莓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大堰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经历可以说是随州地区的一个典型发展示范,从淅河镇到大堰坡社区的路上,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一、敢为人先,抓住机遇,促进乡村振兴

  从淅河到大堰坡的路上,得经过挑水河村,该村以前划分在大堰坡乡的管辖下,但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却吹响了湖北省农村改革的号角:1980年春,挑水河村的生产队副队长方青善大胆试水,承包三亩荒坡,开启了荆楚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包”,湖北农村改革从这里萌芽。自此以后,挑水河村的村民不断探索发家致富的新办法,从1988年挑水河村村民杨万成带领四五个泥瓦匠外出务工,掀起挑水河村外出务工的热潮;到2014年挑水河村抓住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引进康华农业,发展新农村经济。挑水河村村民敢于拼搏,抓住机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现如今随着康华农业立足挑水河村,大力发展荷花种植观光经济,挑水河村民过上了美丽富裕的新生活。

  据新闻报道,“全村贫困户65户152人,截至2017年底,已脱贫37户113人,2019年将实现整村脱贫。脱贫致富奔小康,不能让一个乡亲落下。”

  现在走进挑水村,处处可见“绿荷相倚满池塘”的怡人风光。

  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驱车离开挑水河村后不久,便到达了大堰坡社区。大堰坡社区自从被随州市“十二五规划”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后,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大堰坡社区的投资建设力度,变成了一个美丽整洁的社区,街道上竖立着太阳能路灯,路边种植着桂花树,街边的民居也铺上了琉璃瓦,墙上刷了白灰。街道上来往着做买卖的人们,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一切变得那么温馨静谧。

  随后就来到了大堰坡社区居委会。原先狭小破败的社区广场通过整修安装上了居民健身器具,现代化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也相继建立起来。在社区居委会的外面竖立着“湖北省宜居村庄”的牌匾。大堰坡社区经过5年多的美丽乡村建设,于2016年入选湖北省第五批宜居村庄。

  在这里,我见到了社区副主任金鑫,了解了大堰坡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新农村改造、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大堰坡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绩效居全市乡村前茅,根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大堰坡社区所属的淅河镇被评为“随州市十强乡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1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7.05%,农民人均收入达15258元。其次大堰坡社区的新农村改造从“十二五”时期就开始进行了,截至2015年底,市政府投资7000万元改造了大堰坡附近3000余户民居,同时投资了3700万修建了从淅河镇直达大堰坡的道路“淅大路”,最近市政府又投资修建了府君山25公里的旅游循环道路,从市区到到“随州市后花园”的旅游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洁美家园活动持续进行。

      教育事业方面,市政府加强对大堰坡中小学的政策和经济扶持,在当地中小学配套了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同时通过“一校一帮扶”政策,推动杭州九莲小学与大堰坡小学共建共享拓展课程教学,让我们的山村小学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学资源。生态农业旅游业方面,市政府在大堰坡周围布局着总资20.8亿的六大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计划将大堰坡周围地区建设成随州的“后花园”。紧随着生态农业发展的潮流,大堰坡社区也抓紧产业结构的调整,社区的经济发展结构也从依靠零散的农牧渔产品零售、服装加工和矿产开发转型到以生态农业旅游为主的新农业发展模式。

  听社区主任说,大堰坡小学设施得到了巨大优化,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大堰坡小学的学习生涯。我在大堰坡小学度过了小学时光,之后考上了市里的中学,大学来到了湘潭大学。虽然离家乡越来越远,但可以说在大堰坡小学的学习生活培养了我的许多好习惯,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记得在大堰坡小学学习时,学校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施设,一切都是建校时配备的设施。那时的教室只有黑板粉笔,木质桌椅,没有风扇,夏天热得睡不着觉。课间活动的操场是一个连着菜园子的石头操场,操场上的乒乓球台和篮球架也都是石制的,这么简陋的操场却是我们当时最热爱的地方。当我再次来到大堰坡小学,这里果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代化的操场建起来了,曾经的旧式教室也改装成了多媒体教室,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捐赠的绿色共享教室成了全校最突出的亮点。食堂也变得更加现代化,智能化,配备了储水罐。想当年大堰坡干旱缺水,在读小学的我和爷爷奶奶还曾为生活水源而头疼。可惜来到小学时,学生已经放假了,我也没有机会进教室感受一下现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随后,我便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了。

  (作者小时候的大堰坡小学操场。作者供图)

  (作者如今的大堰坡小学操场。作者供图)

  三、因地制宜,学习先进经验,多方助力乡村发展

  离开大堰坡小学,我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独山村,一个我的父辈奋斗拼搏的地方。在前往独山村的途中,我在网上进一步了解了独山村的发展状况。独山村布局着建设随州市“后花园”的重要产业——核桃油茶产业。发展核桃油茶产业的湖北丰年公司,自2012年集资两个亿在独山村种植核桃后,又不断投入资金发展油茶产业。就这样,在大堰坡周围形成了以挑水村康华农业荷花种植,独山村丰年农业核桃油茶种植,府君山村果王企业蓝莓种植的生态农业旅游业。大堰坡周围立足发展生态农业,是当今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正确战略决策。独山村通过核桃油茶产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联合起来,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策的优越性。经过20多分钟的步行我来到了独山村居委会,我说明来意并告知爷爷曾经在这里奋斗过后,得到了他们热情的接待。我也趁机对独山村书记——孙峰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详细了解了改革开放后我的父辈在独山村的奋斗故事。

  孙峰书记是1984年开始在独山村生产队工作的。我爷爷是当时的生产队队长,当年孙峰书记和我爷爷提着几斤猪油和一些鸡蛋来到了淅河镇供电所,希望独山村能够通上电,于是84年那年,独山村第一次通上了电。孙峰书记强调,这些年来独山村兴修水利、使用良种,政府加大种田补贴,农业产量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也稳步提高,许多人摘下了贫困帽。说到村里的脱贫问题,孙峰书记介绍道:近几年独山村贫困户逐步减少,可以说不存在真正贫困的人了。随着独山村公路的完善,人民交通出行逐渐便利,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条件逐年变好。加上近几年山上核桃油茶产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富裕。除了天灾人祸、残疾和疾病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基本上没有贫困现象,并且现在五保户每年的补贴就是一万多,一些身患疾病的村民生活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加上近些年独山村产业结构逐渐合理,生态农业成为独山村的发展重点,独山村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越来越好。

  紧接着我向孙峰书记询问了独山村核桃油茶产业的情况,孙峰书记答道:“现如今独山村的核桃油茶产业发展逐步进入正轨,湖北丰年农业有限公司在独山村通过梯田改造种植了2.1万余亩的油茶、核桃和中药材,不仅绿化了荒山保持了水土,也成了我们独山村村民脱贫致富的门道。但是我们经过种植发现独山村更适合种植油茶,所以我们今后将扩大油茶的种植。同时我们湖北省丰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随州市‘十大示范基地’之一,其农业发展模式应该是全省领先的,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丰年农业很好地做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所以我们对独山村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四、不忘初心,传承精神,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回到爷爷家后,爷爷正在烤火,我趁机向他询问他和孙峰书记当年在独山村奋斗的故事,他笑道:“当年我和孙峰一起工作时,我是生产队长,他当时还喊我一声师傅嘞……”从爷爷的诉说中,我知道当时爷爷顺着改革开放建厂发展经济的浪潮,承包了大堰坡乡的一个塑料厂,把它改成了一个煤场,做起了煤场生意。当时因为承包煤场能给国家交税,爷爷为此还很高兴。进入新世纪后,国家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爷爷主动关闭了自己的小煤厂,对家人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搭上了国家建厂发展经济政策的顺风车,使我们全家过上了好生活;如今国家号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我们也不能拖国家的后腿……”

  晚上回到家里,回想起在大堰坡实践采访的经历,兴奋不已。有对家乡不断发展变好的自豪,对父辈们奋斗拼搏的崇敬……于故土枝繁叶茂,也必将用枝叶沃土一方。故乡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打好扎实的技能基础,不断提高自己,待日后学业有成可报答故乡,和家乡共发展,共进步。( 文/张召 湘潭大学学生)

    【本实践报告内容,未经团省委授权和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点击进入专题)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改革开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