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助力兴安盟种植耐盐碱水稻“初战告捷”

绿色新闻 | 2019-10-21 23:13:59
星辰在线 | 编辑:刘兆锐

(视频由 星辰全媒体记者 胡伟男 摄制)

(以前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可以长出好吃的大米了。图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胡伟男 摄)

  星辰在线10月2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胡伟男)“以前,我们那儿的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如今,在兴安盟科右中旗盐碱地综合利用基地的试验区,平均亩产量已达到508.8公斤。” 10月21日,在“东北上游,净产好米,兴安盟大米好吃闻得见”2019年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论坛现场的展示台前,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站长王世刚拿着盐碱地上收获的第一批新米,热情地欢迎大家来品尝。

  据了解,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以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综合水利工程改良、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的各项关键技术,形成以盐碱地稻作改良为核心的继承技术体系,遏制土壤退化趋势,帮助兴安盟引进我国最新培育成功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并施以土壤调理剂,实现盐碱地的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在9月24日举行的国家级测产会上,测得平均亩产达到508.8公斤,远超袁隆平院士提出的耐盐碱水稻亩产300公斤的目标。

  王世刚介绍,兴安盟是内蒙古的优质稻米之乡,位于北纬46°的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被草原环抱,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但内蒙古大米的知名度并不高。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通过品种、栽培技术、管理模式为兴安盟的大米产业增产、提质,对未来的发展,他很有信心。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