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艺丨云盖山人:去文昌阁“探”长沙今昔

绿色新闻 | 2019-12-02 22:56:19
星辰在线 | 编辑:刘兆锐

  长沙文昌阁是我小时候就敬仰的地方。在1949年我七岁,开始发蒙读书的学校是长沙北门外大王家巷子旁边的一师附小,离我家住的地方十间头不远。这个学校附近,就是鼎鼎有名的文昌阁所在地。当时年纪小,学校没有安排,大人也无闲带我去,对这文昌阁我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是知道,这是读书人应该敬重的庙宇。

(文昌阁。)

(文昌阁。作者供图)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随南下郴州工作的父亲在郴州读书,在郴州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活了五十多年。但对故乡长沙文昌阁少年时的敬仰一直存在心中。因此,长大后热心学习关于文昌阁的知识,并从历史资料上知道了一些长沙文昌阁的故事。

  原来,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的建筑,祭祀的是“文昌帝君”。每逢初一、十五,纷纷来此拜祭,以求能文运昌盛,金榜题名。一直到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后,文昌阁才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热闹,但在读书人心中仍都非常敬重。源远流长的文昌文化已潜移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鼓励读书人读书上进,争取“文运昌盛”。因此,全国现在许多地方都对文昌文化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文昌阁仍很有光彩。鼓励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中华优良传统。

  据历史记载,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长沙县学宫就在长沙城北门外这个地方,建立了文昌阁。在大明王朝时期,这长沙城北的文昌阁,一直是长沙县生员们弦诵、科考之地。直到明末崇祯年,张献忠攻破长沙城,将这文昌阁纵火烧毁。幸到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长沙县知县朱前诒来到长沙上任后,面对被烧毁的文昌阁非常痛惜。他想到少年时诵读过的长沙贾谊所写“移风易俗”之说,感到一个有志向造福苍生的地方官员,在地方执政时,首要任务在于移风,养育良好的地方风气;而良好地方风气的养成,其首要重点,在于培育作为社会精英和良心的文化人(士子);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子的培育,在于推崇教育;推崇教育,则要让学子们有读书的地方,有考试的地方,有向往学习的地方。于是,他下决心带着长沙县的一帮人,“扫狐兔之穴以坐至圣,指郊牧之樵以列群贤”,修复了文昌阁及长沙县学宫。他说:“他相信,长沙这个屈原贾谊来过的地方,朱熹张栻讲学的地方,是个富有文化气氛之城,能够成为人才的渊薮”。

  可叹的是,到了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长沙文昌阁又毁于兵燹。到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经长沙士绅倡捐再修复,在民国时期仍然保留了春秋两季到文昌阁中祭祀的习俗。可惜,后经历抗日战争战火,加上年久失修,仍只留下了破烂不堪的旧址。然而,这文昌阁的盛名一直流传至今,这一片地方现在叫做文昌阁社区,这旧址附近叫做文昌阁街。好在2018年,在开福区政府、文昌阁社区的重视下,以旧文庙为主体,保留了屋顶和大部分横梁,将文昌阁进行了修复,专门塑造了文昌帝君神像,还搭建了戏台。

  戏台前全是餐桌,一些人在这里吃喝热闹;餐桌上面悬挂着湖南历代状元的画像。现在长沙并不缺吃喝场所,缺少的是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我很赞赏长沙县为了让全县市民享受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推进书香城市建设,推动全民阅读,在县图书馆一楼、泉塘花园、生态公园、疾控中心及松雅湖公园建设了5处“悦读空间”,市民可以在闲暇之余选择就近的“不打烊书屋”,在书香里徜徉,享受便捷“悦”读服务。这长沙文昌阁若是建成一个“悦读空间”,保护和传承好文昌文化,该多好啊!

  【作者简介

  云盖山人,老一辈新闻人,当过记者、编辑,然后一直在市级党委和政协部门从事宣传工作。今年七十七岁。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