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宝藏探秘⑨ | 书院,秋色,风景文章

绿色新闻 | 2019-12-14 17:46:47
星辰在线 | 编辑:乐先文

  对古时的书院,总有一种向往,时常会想象在万壑松风中群贤毕至,朗朗书声也在黄叶飘零中穿越千年时空。

  巷子口镇官山村的南轩文化园,是个读书赏景的好去处,以南轩先生张栻与其父张浚墓为依托,传统书院建筑结构为基本格调,南轩书院坐落于此,寒山苍翠,秋水环绕。

  这里曾经举办朱张会讲85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活动,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及国内的8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南轩文化。

  岳麓书院前院长陈谷嘉先生曾说,张南轩作为南宋理学家,湖湘文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湖南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这里有张栻先生留下的血脉精神思想财富,白壁青砖都带着沉静悠扬的书卷气,于此间流转激荡,化作一阵穿堂风,吹皱了门前的一池清水,也把倒影中的秋色定格。

  前有沩水,背枕罗带山,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水是地上的文章,南轩文化园是文眼,才思和风景都从这一处涌了出来,把周遭的山河点染。

  单纯的山水美则为美,终究安静了些,壁上书痕诗里字,这些文化细节里,可能藏着点点滴滴的动人风景,不期而遇,是一份感动。

  书院门前有一座“忠孝勤俭碑”。正面匾额“忠孝勤俭”,背面匾额“濬源泗水”。

  “濬源泗水”四字是康熙四十二年湖南抚宪赵申乔题赠南轩书院,意义斐然。

  张志和说:门前流水,十年无桥。

  淡泊隐士,无桥是境界,可人间山水若无桥,终究是少了许多烟火味。

  南轩文化园门前的官步桥,从前官员过桥需下马,如今勾连着南轩书院与门前的沩水。

  踏上长桥,想着它承载过的历史风霜,无数高官文人在桥上牵马走过,足印与如今紧密结合,千年前的他们不知是否也有看到沩水中群鸭浮水,罗带山下黑羊成群。

  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一文中说他遇见苏州的门庭:

  “我怕哪个门庭突然打开,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我会既高兴又不无遗憾。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一时找不到答案。”

  在南轩文化园无需纠结,这里门庭洞开,无论与什么人转角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 | 樊金

  图 | 樊金 蔡石姣

  手账制图 | 彭巧

  编辑 | 赵毛毛

  校对 | 彭巧 樊金

【来源:星辰文旅】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