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孔德淇:让“云祭扫”引领移风易俗
当清明遇上疫情,大众似乎都有些进退两难,既想尊重祭拜的传统,又要顾忌疫情的现实。对于大家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已提前进行部署,制定了现场防疫、人流管控、交通管制、突发应急等预案,务求加强防控疫情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民众的祭扫需求。
日前,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分区分级分类指导:高风险地区可暂缓开放殡葬服务机构祭扫服务,暂停组织集中祭扫等集体性活动;中、低风险地区,对骨灰安葬(安放)高度集中的场所、相对封闭的室内祭扫场所以及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服务项目,可先不开放或延后开放。
然而,再严密的预案,也没人敢“拍胸脯”担保万无一失。清明祭拜是传统,但在非常时期,缅怀先人的形式是否可以与时俱进?倘若大家都转变思路,接受网上或居家祭拜,便能实现两全其美、万无一失。事实上,不管祭拜形式如何,最重要的是后人的心意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买束花在家中进行无烟绿色祭拜,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网络祭拜,都是不错的选择。
连日来,多个省市提出暂停现场祭扫活动,纷纷推出网络祭扫、直播祭扫、代为祭扫等服务,云祭扫软件和微信小程序也得到应用,供广大民众寄托哀思,开启疫情期间的文明祭祀新风尚。以网上祭奠平台为例,打开手机微信,指尖轻触,哀思飞渡,既可在“陵园祭扫”页面致敬英烈,也可为逝去的亲友自建“纪念馆”进行追思。这样的“云祭扫”同样感情充沛,可以唤醒家族记忆、重温家国情怀,不失为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缅怀方式。
经过这次疫情,不少人对生命健康的领悟、生活方式的选择有了新的思考和变化。此次清明祭拜也是同样的道理。网络祭拜不只是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即使疫情结束,也可以成为引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以往祭祖的时候,少不了祈求先人保佑身体健康、家宅平安,既然如此,在疫情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扎堆祭拜?毕竟,只有生者安康,逝者方才能够安息。
【来源:星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