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艺|刘志宇:深情不及久伴

绿色新闻 | 2021-05-07 16:43:31
星辰在线 | 编辑:丁虹

深情不及久伴(散文)

(记得常回家看看。星辰拍客 野鹤/摄)

前些日子,应年近八旬父亲的要求,开车送父母亲从浏阳永安去长沙看望表伯母。沿着导航指引的路线,几经周折,总算在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到了表伯母家,鹤发童颜的表伯母闻讯早已打开房门扶着门框站在门口了等待多时了,见了我们,笑容满面地说:“这又如何是好,让你们跑这么远来看我!”边说边热情地将我们迎进了屋。 父亲的祖籍地其实是在湖北,当年,只有几岁的时候,便随着母亲投靠姨妈到了湖南浏阳永安,从此,孤儿寡母就在永安的一个小山村里扎下了根。漫长岁月的长河中,一个个艰难困顿的日子里,表亲戚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成了母子内心深处最温暖的记忆,也培养了不是至亲胜似至亲的深厚情感,表伯伯龙伯就是表亲戚中的一个。 在父亲的表兄弟姐妹中,当时龙伯是条件最好,最有出息,也是唯一一个退休后享受处级待遇的。

村民们第一次看见小汽车,就是龙伯坐的那台小汽车。当时农村里还没有通公路,只有一条通向村里的窄窄的泥巴路,村里人叫它机耕道。那一天,龙伯坐的小汽车刚在我家地坪里停下,我们一群穿着开档裤的小伙伴们便将小汽车围了个水泄不通,小伙伴们这里摸摸,那里瞅瞅,像看西洋镜一样稀奇。“这个大家伙,到底吃什么?是吃草长大的吗?”村里八十多岁的福爹,围着小汽车转了好几圈,口里嘀咕着,愣是没弄明白。我第一次吃的红红的苹果,母亲悄悄告诉我是龙伯送给我家的。

“龙伯去世了。”疫情期间,我们正坐在餐桌边吃面条,父亲拿着手机从书房里出来,神情悲切地说。“明天你开车,我们到路口等着,送龙伯的骨灰上山。”父亲嗓音低沉,一脸的悲痛。第二天,我们父子俩戴着厚厚的口罩,在路口默默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功夫,就看到几台挂着一朵白花的小车,从高速路上下来了。亲人们放了几挂鞭炮,个个脸色十分沉重,用眼神对视了几下,一个个钻进小车里。我们随着那几台车,将龙伯的骨灰送到了公墓。 想起儿时,龙伯那高高大大的个子,神神气气从小汽车里钻出来的场景,泪水一下子打湿了我的脸。“他要是听从我的规劝,爱惜自己的身体,还不至于去得这么早,肯定会跟我一样,多活好多年。”表伯母身体蹒跚着向前移动,又是泡茶又是拿点心,不无悲伤地埋怨起过世的丈夫来。“你们也要像我一样,听医生的,他说哪些能做,你就做,哪些能吃,你就吃,千万不要随着性子来。”父母亲刚刚落座,表伯母又言辞恳切地叮嘱着。 “看样子,您的身体还蛮好的。”父亲笑着寒暄着。“外表确实看不出我有病,以前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我下楼,摩的司机飞快地就到了我身边,后来看到我走路不方便,就不搭理我了。

现在我很少出门,也不搭摩的了,怕给他们添麻烦。”表伯母自嘲似的笑着说。 “前年,我去看医生,医生叫我少走路。从此,我就按照医生所说的很少走路。原来家里的菜是我买,现在是儿媳妇下班的时候带回来。有事非要下楼,我也是戴着那双手套,抓着栏杆,一步步往下移。”进门时我注意到在她家玄关的柜子上确实有一双厚厚的纱手套,纱手套早已被磨得千疮百孔了。 “他们怕我成天一个人在家里闷得慌,要带我出去旅游散散心。我坚决不去,我要少走路保护好这双脚。我家龙少爷(龙伯)他也是脚痛,医生一再叮嘱,要他少走路,尽量不走路,他就是不听。”不自觉的,她的话题又转到了龙伯身上。 ”

前几年,他的几个老同学到长沙聚会,我考虑到他的脚痛不方便,早早地就做了安排,在酒店帮他和他同学都订了房间,可他不住在那间房里。吃过饭,竟然陪着那些同学爬到四楼我们家里坐,上上下下好几次呢。这下好了,晚上他的脚就开始痛起来。最为可气的是,第二天他居然忍着疼痛,陪同学到岳麓山游玩。你们不知道呢,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又做不得声,生怕得罪了那些同学。”表伯母一副心痛而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每次下楼,我要他像我一样扶着楼梯一步步下楼,他不听,拄着一根拐杖就下楼了,好几次,他差一点从楼梯上摔下去。不久,他就只能坐在轮椅上了,这一坐就是好几年,一直坐到了死。”表伯母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很多,话题总是围绕着健康,既有对逝者的不舍与遗憾,更有对生者的规劝和忠告,我们能理解这位老人的泣血心声。 这样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眼看就到了吃中饭的时间,表伯母一再挽留我们吃了中饭再走,父亲早就考虑到了,来的时候就嘱咐我说表伯母腿脚不方便,为了不累着她老人家,所以不在她家吃饭。

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不断回响着老人的话语,与此同时,我父母亲的日常生活场景也放电影般地浮现。父母亲的老年生活,是“少来夫妻老来伴”的真实写照。每天,父亲从暖水瓶里倒出2杯温开水,母亲一杯、自己一杯,然后到卧室里拿出几只小药瓶,小药瓶上已经写好了名字,从小药瓶里按要求倒出一粒、或者几粒小药丸。“这是你的,你拿稳。”有几次,母亲不小心,小药丸掉到了地下,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弯腰去寻找小药丸。这一幕,是他们吃饭之前必不可少的温馨场景,最近十几年来,都会按时按刻在我们家上演,只是上演的地点时有变化。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偶尔也可能是出现在儿女们的家里,也有那么一两次,出现在医院的病房里。但不论地点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温情家庭剧的俩主角和他们之间上演的剧情。年老病多,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

父亲退休快二十年了,这期间他俩生过病也住过院,去年父亲就因为白内障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星期。说来也是很奇巧的事情,父母亲还从没有俩人同时生病住院。 每一次,其中一个生病住院,都是另一个一同陪着到医院治病,很多时候都是不告诉我们,乘公交车去浏阳市医院住院,到了医院安顿好后,父亲才在微信群里发一条消息,说是他俩到医院疗养去了。“我爸爸就做得出呐,在浏阳城里住院,他居然不答应我去送饭,说是他们俩人吃不了什么东西,随便到医院附近吃点就可以了。”住在城区的三妹一个劲地埋怨着。其实我们知道,我父亲最怕的是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夫妇、三妹、三妹夫都是教师,特别是我家三妹、三妹夫都是高中的把关教师。我们打电话询问时,父母亲的回答几乎是同一句话“不要陪呢,你们干好工作,别担心,我们没有什么病,是到医院来疗养的呢。”电话里轻松愉悦的语气最大程度地安抚着我们那颗焦灼不安的心。父亲经常说:“我们老了,做不得什么事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保重身体健康,少给你们添麻烦,这就是对你们最大的贡献。”

前不久,区作家协会年会上,年逾八旬的原湘潭市教育学院教授冰静一语道出了老年人的心声:“我们老年人健康快乐地活着是幸福的,还能看看书和年轻人一样写写东西,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父母亲、冰老,也许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老人,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那就是:保重身体,才是爱家人最大的诚意! 山念水一程,水绕山一生。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懂得,平凡的幸福最珍贵,长久的陪伴最动人,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作者简介】

  刘志宇,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湘潭市作协会员、雨湖区作协副主席。多篇散文在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湖南散文等媒体上发表。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