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艺 | 从“脱贫攻坚”中走出来的文学“新人” ——温燕霞长篇小说《琵琶围》谈片

都市新闻 | 2021-05-14 21:36:35
星辰在线 | 编辑:陈贝贝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现场。)

  作家温燕霞的长篇小说《琵琶围》是一部反映脱贫攻坚现实的优秀作品。多年来,小说家们积极投身中国扶贫脱贫第一线,深入生活,积累素材;思考时代,激发灵感,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长篇小说,反映现实,讴歌时代。其中,关仁山的《金谷银山》,赵德发的《经山海》,忽培元的《第一书记》,陈毅达的《海边春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而当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摆脱绝对贫困的时候,作家温燕霞也捧出一部沉甸甸的长篇小说《琵琶围》。作品描写了中国脱贫攻坚斗争的艰难历史进程,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的不懈努力,表现了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更是表现了广大扶贫干部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塑造了敢啃硬骨头的扶贫干部的人物形象,按照小说的思想艺术规律,把小说的思想主题,推向时代精神的高地。

((温燕霞《琵琶围》北京研讨会嘉宾合影。)

  一、实际上,用小说的形式处理“脱贫攻坚”题材,思想艺术上的难度很大,写出力作,优秀之作的难度更大。就算温燕霞这样一个写小说中的行家里手,要写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故事,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思想艺术考验。好在作家不仅有着丰富的小说创作经验,更具备了知难而上,敢啃“硬骨头”的思想勇气和艺术探索精神,终于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脱贫攻坚的好故事,写出了扶贫干部的新人物,不仅为自己创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让脱贫攻坚题材的小说创作上了一个台阶,出现了新的艺术气象。

  小说《琵琶围》把目光聚焦在脱贫攻坚最艰苦的“最后一公里”上,讲述深山老林中一座客家围屋中最后几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民搬迁下山,脱贫致富的故事。这几户农家,有孤独老人、有残障人士,有被社会歧视者,更有人们避之不及的醉汉懒汉。村子里所有的人都陆续搬下山,只剩下他们还滞留在围里。这个地方偏僻落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已经不适合人居住,政府安排了“异地搬迁”,但就是这几户困难人家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了老大难,也成了琵琶围镇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而且,这些贫困户,还因扶贫干部工作作风不细致受到一些伤害,产生了对立情绪,使这块硬骨头更“硬”了。小说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看上去无法克服的难度,把所有的路子都堵死了,让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失效了,干部们对琵琶围的问题无能为力,无法推进。小说固然是虚构的,但现实生活中扶贫工作的各种困难各种矛盾却是真实存在的,作家把现实困难集中在琵琶围,构成了一个小说的典型环境。

  小说的主人公、扶贫干部何劲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上级派到琵琶围工作的。他并不是一个强力部门的干部,手里没有任何财政优势和权利。他只是峙城县文化馆的一个副馆长,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者。他曾被派到贫困村当第一书记,完成任务后,馆里又派他上琵琶围。这回不当第一书记,而是和馆里的另一名干部金彩凤搭档,组成攻坚小组。一边是带着不满情绪的困难群众,一边是没有多少资源的弱势干部,扶贫工作怎样展开?攻坚任务怎样完成?在一般人看来,只能得出“无解”的结论。小说就是这样把主人公逼进死胡同,让他无计可施,无路可走。应该说,在多数扶贫题材小说中,作家把人物性格发展和故事情节发展都置之死地的构思设计,是非常罕见的。

  主人公何劲华与现实这样一个基本关系真实地折射出脱贫攻坚斗争复杂性、严峻性,更是折射出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复杂性,严峻性,表现出作家敢于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冲突的勇气,表现出作家对脱贫攻坚所呈现的“硬骨头”的准确深刻的理解。中国的摆脱贫困的斗争就是在全世界对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无能为力,对世界性的减贫事业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发动了攻坚战,在别人看来无路可走的历史条件下,闯出一条中国的“摆脱贫困”之路,为世界的减贫事业提供中国的解决方案。从这个思想层面看,小说这样一个基本关系是有深刻思想基础的,也带着深沉的内在寓意的。

  小说这样一个结构设计安排表明作家在艺术上啃硬骨头的探索精神。优秀的作家就是敢于在矛盾冲突最尖锐最激烈的风口浪尖上,破解艺术难题,创造新的机会,寻找突破口,以更典型抓住现实的本质,更深刻反映现实。当然,这样一个开头布局还无法对作品作出全面评判,但这个结构的基本关系已经清晰地透露出大格局、深主题、新人物的信息。

  二、《琵琶围》的主人公何劲华并不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虽然当过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积累了一些经验,却并没有掌握什么扶贫“灵丹妙药”,也没有可以现成套用的模式。实际上,他刚从一线回来,对再次返回脱贫攻坚战场还缺乏思想准备。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曾经的军人,他没有与组织讨价还价,而是先把任务认领下来再说。其实,他心里又是有数的,从前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让他积累了经验,掌握了基本规律。这个基本经验和规律就是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扶贫工作没有“灵丹妙药”只有靠自己,先做深入调研的工作,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问题的规律,抓住问题的牛鼻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说细腻地描写何劲华和金彩凤进入琵琶围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很快他们就摸清楚了,这些贫困户,支付不起山下新居的房款,才一直滞留在山上。为了使他们顺利搬迁,必须先让他们脱贫,让他们手中有钱。于是他们把调查的范围扩大到琵琶围的自然资源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脱贫的路子。攻坚小组最后锁定在种蘑菇种香菇种黄豆养土鸡,利用当地野生石斛的有利条件,开展石斛的人工培植,打出自己的品牌等方向。他们这些发展经济的思路,和琵琶镇关于开发琵琶围村的旅游产业不谋而合。而当年曾在这里当过知青,得过当地群众恩情的上海企业家赵峰、薜丁山又回来做慈善,以回报当年的救命之恩。

  这一切看上去一路坦途,然而,工程师小组很快就发现,他们这些设想很难进入困难群众心里,很难得到困难群众的响应。这些困难户,不是老,就是病,加上文化低,不掌握生产技能。他们曾经也种过香菇,也养过土鸡,都失败了,还赔了不少钱。现在他们没有资金,也对自己没有信心。实际上,这些困难户最不自信的是他们的精神状态。长期的贫困,使他们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政府救助的顽固习惯思维。何劲华和金彩凤认识到,扶贫必须扶志。扶贫应该重在扶志。不扶志,不打破老百姓的习惯思维,不发挥他们创造的能动性,扶贫就会失败。就这样,他们把工作重心聚焦在琵琶围村有名的酒鬼、懒汉、刺头石浩财身上。把这个人攻下来,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小说主要情节正是围绕破解石浩财来展开,从这里做突破口,打开群众的心结,得到群众的支持。石浩财有点象琵琶围村的麻烦制造者。他自己整天喝得醉熏熏的,一有点钱就买酒喝,把老婆喝跑了,把自己喝穷了,也把自己的人格自信都喝没有了。贫穷又有陋习,谁也不怕。他除了喝酒,就是找政府闹事要救济。以为扶贫就是给他送酒钱,典型的“等、靠、要”。老百姓讨厌他,又惹不起他,村里镇上也管不了他,由他去闹。渐渐地,他成了阻拦琵琶围村脱贫的一块绊脚石。

  小说的主人公何劲华,面对这样一个特别的贫困户,并没有跟所有的人那样,一味地指责,还是坚持先调查研究,一边调研一边沟通一边修改方案。他认识到,困难群众的贫困与陋习,责任并不全在群众。“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越来越突出,群众长期处于贫穷状态,对干部失去信任,对自己失去信心,也就会自暴自弃。因此,根在我们这些干部长期没有做好工作,不能责怪群众。带着这种态度,进入调研,很快发现了石浩财的另外一面。他曾经在深圳打过工,创过业,后来失败返贫。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他有店面经营,取消了他的贫困户资格,经调查并不是他有意作假,而是讲义气,替朋友当法人,实际上自己没有参与经营,也一分未得没有任何受益,应该恢复他贫困户资格,得到相关的扶助。这件事给石浩财很大的触动。他本来处处与扶贫干部作对,想法子作弄何劲华。但切身感受到何劲华的诚意之后,打开了自己的心䨾,开始对人建立信任感。虽然戒酒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但人们看到了石浩财的转变。他醉的时候,还会犯浑,但醒过来时,已经会有忏悔之意,再也不是软硬不吃的滚刀肉。在何劲华和金彩凤的帮助下,石浩财夫妻关系得到了修复,与两个儿女的关系也得到改善。恢复了以往的精气神和聪明才智,成了脱贫致富的能手。琵琶围村的经济得到发展,扶贫工作也因此做得比其他地方都出色。何劲华和金彩风圆满完成任务。他们从“扶志”入手,依靠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改变了琵琶围村的贫困命运。

  (小说《琵琶围》一书作者温燕霞。)

  小说《琵琶围》讲述一个村子摆脱贫困的故事,故事描写了调查研究对解决扶贫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化解各种风险危机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细致的调研是一把破解问题解决困难最有效的钥匙。很多时候,靠头脑风暴也无解的问题,一旦进入调查研究层面,进入实践层面,就会发现,实际上并没有想象那么难。办法在生活中,在人民群众的奋斗当中。因为有了这个基本思想,小说的视野更加开阔,格局更加拓展,故事更加令人信服,主题也更加深刻。这部小说,在众多同类题材作品当中,也就更有显示出新意。

  三、《琵琶围》故事理所当然有个大团圆式的结局。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扶贫干部何劲华的文学形象。我们已经知道,何劲华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化干部,他擅长的只有峙城的灯彩戏。偏偏这样一个并不出众,两袖清风的基层干部,与伟大的脱贫攻坚联系在一起,与千百万人民改变命运的斗争联系在一起。他的背后,也没有强力和财力支持。别的单位派出的干部,都带着资金和项目。往村里一放,数据非常漂亮,立马实现脱贫。而文化馆这些都给不了。从文化单位派出的干部,似乎要矮人一截。而何劲华就是从这里走向脱贫攻坚战场的。不过,他并没有觉得比别人低一个头,矮一截。他用自己兢兢业业实实在在的工作,靠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的“初心”,调查研究出真知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立足于琵琶围村,找到了帮助故乡百姓脱贫致富的好办法,扶贫又扶志。老百姓不仅物资上脱贫,精神上也得到一次新的解放。他做出了光靠资金光靠项目刷数据扶贫不可能做到的成绩。

  实际上,何劲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也很多。有些矛盾他一时也无力解决。小说写到他是个妻管严,和漂亮的金彩凤搭档攻坚小组,老婆心里不舒服,动不动找茬。老婆靠开小豆腐坊也挣不了几个钱,最后还开不下去关了张。儿子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他也不知道,突然就回来了,儿媳是个直播女,也没有正式的工作,还张罗着开网店。文化馆长在他扶贫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安排自己的相好要取代他在文化馆负责的灯彩戏工作。更让他难受的是,琵琶围村的群众对他不理解,工作展开困难,项目推进缓慢。然而,他能够放下个人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情,投身到扶贫最前线,始终坚持在第一线,用自己真诚的心,化解老百姓的信任,用自己的工作,给了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这一比较,人物的思想境界就展现出来了。

  小说写出了主人公从被动到主动的成长的历程,写一个共产党员“初心”夯实的过程。他是一个老实人厚道人,也是有生活智慧的人,但一开始,他并不知道怎样面对琵琶围村那么多棘手的事情。他的本事其实是在琵琶围村的扶贫工作中,一边调研一边学习一边想办法打造练就出来的。他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也是在践行“摆脱贫困”的斗争中得以不断提升的。小说也是在掌握了主人公个性性格的积累和发展规律,展开人物形象塑造,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感血肉感,又有文学高于生活的思想提炼和概括力。这样的人物,具有典型性,也具有“文学新人”的品质。

  《琵琶围》的主人公何劲华作为一个“文学新人”,反映出我们时代的精神,特别是脱贫攻坚斗争中的时代精神,揭示出时代精神的发展规律。其一,脱贫攻坚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和引领,才能胜利。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时期,“三农”问题特别突出。中国农民为改革开放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可改革越深化,农村困难越突出,贫困问题越严重,农民沦为弱势群体的风险越来越大。分析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党在农村的领导力薄弱了、涣散了甚至失去了。脱贫攻坚就是要把贫困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没有党,农民根本无力重新组织起来,也找不到脱贫致富的正确方向,就会走弯路歪路。何劲华这个形象说透了这个道理。其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相信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力。脱贫攻坚不是对老百姓的恩赐,不是搞慈善,而是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用敬畏之心去对待困难群众。何劲华的内心一直对老百姓怀有深深的敬畏。他和党史办同志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证实了琵琶围村的贫困户哑伯就是当年的老红军,正是他的敬畏心的生动表现。其三,脱贫攻坚出干部。我们的干部应该在现实斗争的风口浪尖中成长培养。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最能培养干部,而和平时期,啃硬骨头的地方,正是培养干部最好的地方。在现实中,我们已经看到,一大批忠诚担当,一心为民,作风过硬,苦干实干的干部正在成长,他们正在成为实现我们党新的“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主人公何劲华就是这样环境生态中成长起来的干部,反映出新时代优秀干部成长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规律。

  这个人物作为“文学新人”就“新”在这里,他身上的思想闪光点也在这里。

 

     作者简介:

  张陵,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著名评论家。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