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遵循“三个着力”指引 撸起袖子干出“更香”的湖南
编者按:从湘西大山深处到长沙工厂一线,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南代表团到湖南母亲湖洞庭湖,从岳麓书院到马栏山,再到沙洲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湖南,察民情、听民意,为湖南发展确定新坐标,锚定新方向,赋予新使命。6月13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感受湖南山水间的蝶变。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星辰在线6月14日讯 据(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报道 经历春之萌发,才有夏之繁盛。
6年前的春天,具体是2016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寄语湖南创造性开展工作,提出“三个着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湖南发展定坐标、锚方向,赋予新使命。
6年来,在牢记嘱托的“湖南时间”,三湘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大步迈进。其中,既有破“旧”立“新”后的改革新图景,还有做足绣花功夫镌刻出的民生“工笔画”,更有农业现代化浓墨绘就的乡村“重彩画”。
(湖南钢铁集团智能化生产线。)
破“旧”立“新”展现改革新图景
湖南工业“长子”——湖南钢铁集团(前身华菱集团)在2021年再创佳绩:营业收入1711.75亿元,比2020年营收1162.75亿元多出约549亿元,同比增长47.22%;归属净利润达96.8亿元,同比增长51.36%。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中,湖南钢铁集团逆风飞翔,业绩水平创新高,不是偶然,背后有深刻原因。
近年来,湖南钢铁着力推动品种结构向精尖高端发展,拳头产品以板材为主,且主要面向工业领域,且高附加值品种钢销量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高附加值品种钢销量达1410万吨,销量占比在2020年52%的基础上再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55%。
然而,曾经的湖南钢铁集团,却并非这番景象。2015年到2016年一季度,湖南钢铁集团连续亏损40亿元,负债率一度高达86%,资金链随时有断裂风险,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然而,从年亏损数十亿生到2021年营收1711.75亿元、利润96.8亿元,靠的是什么?湖南钢铁集团负责人表示,湖南钢铁的华丽转身,靠的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稳住实体,突出主业,坚定不移“脱虚向实”、转型升级,探索走出了一条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之路。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6年来,湖南大刀阔斧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腾笼换鸟,破“旧”立“新”,各领域气象为之一新。
2021年,湖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6063.1亿元,比上年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晃侗族自治县芙蓉学校。)
做足绣花功夫镌刻民生“工笔画”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落实落细各项决策部署,做足绣花功夫,用情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镌刻出一幅“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民生“工笔画”。
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2012年,全省贫困人口尚有700多万,贫困发生率13.4%,全国15个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就有两个。
面对贫困硬骨头,湖南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集中火力,尽锐出战,攻克贫困最后堡垒。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开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篇章。
2021年,湖南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8.8万户22.3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553元,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同时,湖南以政府过“紧日子”换来老百姓过“好日子”,全省财政保民生的力度只增不减。2021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七成以上。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5.3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8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6%、141.7%和138.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6年来,湖南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抓好就业、医疗、教育、社保、住房等民生工作,一个个民生民心工程不断开足马力,城乡百姓共享发展成果。2021年,全省建成贫困地区芙蓉学校101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3.5万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2万件,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6.2万人次。
(长沙市望城区新阳村即将下田的无人旋耕机。)
农业现代化“浓墨”绘就乡村“重彩画”
广阔农村大地,要看得见山、望得到水、留得住乡愁,离不开农业现代化。
6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飞跃,催生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现代化水平大步向前。
在今年春耕时节,三湘大地田间地头风光旖旎,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竞相亮相,比拼各自独门绝技。
在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阳村的全省首个“无人农场”,田里作业的是无人旋耕机;在岳阳市平江县伍市镇颜家村,号称3D打印育秧的水稻“DMC育秧”新技术让人大开眼界;在郴州广袤田野,适合山区丘陵水田耕作的履带式旋耕机不停轰鸣……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组组有说服力的数据出炉了。
2021年,湖南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5%的粮食,粮食总产量614.9亿斤,比上年增加11.9亿斤,创近6年新高,其中早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生猪出栏6121.8万头,同比增长31.4%,出栏量居全国第2位。蔬菜、禽蛋、水产品生产平稳,供应有保障。
2022年,湖南将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守住32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和1万个规模生猪养殖场数量底线,确保全年生猪出栏量稳定在5700万头以上;加大蔬菜生产环节投入力度,建设20万亩供粤港澳设施蔬菜基地;下决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新增冬闲田油菜种植100万亩,新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万亩,完成100万亩植棉任务。
随着湖南“三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一幅幅农业现代化“浓墨”绘就乡村“重彩画”正在三湘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