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邻居”到“一家人”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步伐提速,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近万亿元

都市新闻 | 2022-08-01 07:55:09
星辰在线 | 编辑:李冰清

      星辰在线8月1日讯 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岳冠文 聂映荣 实习生 苏虹)报道 

  从“各自发展”到“一体化发展”,从“好邻居”到“一家人”,长株潭地理位置一直未变,但时空距离却一步步拉近!

  10年,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之中,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2012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为9441.66亿元;2021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为19239.3亿元。

  近万亿元的增幅,见证了长株潭一体化进入快车道的蓬勃发展,更为长株潭都市圈朝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的奋力奔跑奠定着基础!

  在新起点上加速融城,在新时代中协力崛起,是长株潭的责任担当,更是长株潭的历史使命。

  (长株潭城铁。)

  融合:拉近时空距离

  湘江两岸,呈“品”字形分布的长株潭,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天然优势。

  自1984年正式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到1997年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再到2007年获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一体化一直在探索中前行。

  曾经,三市在产业项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从三市整体的群众福祉、企业利益、发展质量来看,需要以顶层设计推动一盘棋规划、深层次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提速。“十三五”期间,长株潭三市建立起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三市合作高层决策机制,并在长沙召开首届联席会议。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对长株潭一体化提出更高要求,为湖南指出“三高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为长株潭一体化提供了新起点。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构建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立足新起点,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

  从五年行动计划到产业同兴等“十同”任务清单,从重点合作事项到“三十大”标志工程,长株潭在一体化的快车道上,抢抓机遇,协力崛起。

  长株潭一体化,对于众多普通市民而言,最有感触的莫过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10年不到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在长沙芙蓉区、家住在湘潭岳塘区的朱先生回忆道,2014年,自己刚到长沙工作时,每次回家都得先坐车到长沙长株潭汽车站,由于长潭大巴趟数少,他有时得等上一个多小时,又坐一个多小时的长潭大巴到湘潭的长途汽车站,最后还得坐半个多小时公交才能到家,“半天做不了其他事。”

  2016年,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至株洲南、湘潭段开通运营,大家开始感受到“轨道上的长株潭”的发展节奏。

  2020年,芙蓉大道、洞株路、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集中通车,长株潭全面融入“半小时交通圈”。

  2021年,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启“公交化”运营模式,100.5对列车的开行数量大幅缩短发车间隔时间,更让三市乘客享受着“城内地铁化,城外城际化”的便利。

  “开车回湘潭,耗时比前些年少多了;不想开车时,坐上城铁打个盹就到了。”朱先生感慨,往返长潭两地已如城内通勤般方便。

  如今,在紧邻株潭的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六横八纵”融城路网不断拓展,暮坪湘江特大桥、新韶山南路、中意路、环保东路相关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今年6月印发的《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更为长株潭的交通网提出了新目标——到2026年,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争取达到420公里;都市圈建成融城干道新增通车里程130公里,达到450公里。

  从“近邻”变为“家人”,既要缩短时空距离,更要拉近心的距离,“服务同享”是关键!

  从通信同号到“一卡通”应用等诸多方面,连续多年,长株潭三市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方面从未止步。

  长株潭80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实现社保卡省内跨地区异地联网即时结算,实现省内企业养老保险关系即时转移,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呈多点开花态势,比如:长沙天心区、株洲石峰区、湘潭岳塘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生育服务登记等涉及人社、医保、卫健等领域的18个事项实现跨域办理;又如:岳麓区、大科城管委会与长株潭8所高校签订大学生就业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汇智引才。

  长沙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长株潭149个高频事项实现线上跨域通办。

  医疗、教育、文化、旅游……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为三地群众共享,越来越多的融城实事融进了三地群众心中。

  (芙蓉南路是长沙往返湘潭的主要干道。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融和:守护和谐生态

  一江碧水,串起三座城;一片绿心,浸润长株潭。

  7月23日,在长株潭生态绿心的石燕湖旁,72名长株潭绿心区“民间林长”接过聘书,他们将成为绿心的守护员、宣传员。

  绿色发展,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历程中的基本底色。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意味着,国家将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重要课题的探索使命交给了长株潭。”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首倡者、湖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张萍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改革开放前期追求发展速度的过程中,不少地方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中国需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切入口,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长株潭在绿色发展上背负着探索、蝶变的历史使命。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长株潭走过了护绿、治水的10年。

  2013年,《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以立法形式保护这片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绿心。

  这份“绿”来之不易,守护更需铁腕举措。

  地产项目,退!工业项目,退!在长沙南部融城片区的绿心范围内,567家工业企业于2019年底全面退出,绿心退出工业用地逐渐步入绿色发展轨道。

  长株潭三市联合出台统一的绿心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并联合推出绿心地区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联合执法等机制。

  如今,长株潭生态绿心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呈增长趋势,初步形成森林城市生态体系,森林覆盖率比2012年提高4.41个百分点,正在推进规划的绿心中央公园更承载着三市市民的美好期望。

  共享一片绿,同饮一江水。

  曾几何时,蜿蜒千里的湘江因沿岸污水排放不堪重负。2013年,湘江保护与治理被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省会长沙迅速制定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随后又升级护江治水举措,推出“碧水”行动。

  在长沙召开的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上,三市提出共同推进水污染联防联治。

  加强湘江及其主要支流水污染防治、构建水上应急及水污染防治体系、开展联合巡逻执法……一系列联治举措,不负“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

  2020年发布的《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长株潭环保联治的成效:区域内湘江及其支流地表水达标率达99.7%,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

  其中,长沙的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从2013年的80%提升至2019年的100%,直至2021年依旧保持在100%。

  奔腾不息的江水,跃动着三市发展思路和理念的脉搏,见证着三市坚持绿色发展、共创和谐生态的步伐。

  (长株潭绿心。)

  融活:协同发展引擎

  7月20日,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沿阵地的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天心数谷”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如天气一般“火热”,工人们操作着旋挖钻机进行地下桩基础施工,计划8月中旬完成桩基施工。

  厂房陈旧、企业能耗高、产业集聚度不够,是这片土地过往的标签。明年,20栋现代建筑将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个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的项目,最终将构建服务于长株潭三城的国际大数据产业科创中心。

  众多助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项目或已落成,或在不断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作为“龙头”的长沙在深化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上打头阵,示范推动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发挥省会城市引领作用,坚持宏观上抓顶层设计、中观上抓“三十大”标志工程、微观上抓区县(市)合作。

  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的长沙,组织多部门谋划部署长株潭营商环境一体化工作,积极与株洲、湘潭联络对接,牵头制定《推进长株潭区域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助推营商环境一体化。

  此外,长沙还通过“飞地园区”与株潭跨越合作,联动发展。今年4月,长株潭首个“飞地园区”——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已正式投入运营。

  湘江之滨,气象万千!

  长株潭地区已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参与地区竞争的重要支撑——面积仅占全省1/7、人口22%,却实现全省GDP四成以上;集聚湖南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85%以上的科研成果。

  从2012年的9441.66亿元到2021年的19239.3亿元,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在这些年里增长近万亿元。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该发展规划提出,着力培育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目标与路径清晰明确!长沙市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建设“创新谷”;株洲市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车为主导,建设“动力谷”;湘潭市以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钢材精深加工为主导,建设“智造谷”。

  笃行不怠风正劲,奋楫扬帆向未来!三市立足各自特色产业,差异发展,协力同行,必将更好地助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点击进入专题)

【来源:长沙晚报】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