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长沙,未来可期!

都市新闻 | 2022-12-16 12:18:53
星辰在线 | 编辑:李冰清

  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技术交易合同额增幅居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第一……

  9月16日,长沙市召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专场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科技创新发展情况,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向宇,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罗予武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01

  实力攀升

  长沙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长沙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夯实了长沙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基础。

  ▶这十年,长沙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长沙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排名第八,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持续攀升的数据是振奋人心的发展信号。

  ▶这十年,长沙科技创新关键指标实现倍增:全社会R&D经费从134.44亿元提升到367.1亿元,增长1.7倍。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从300余家增长到1532家,增长4.1倍,其中技术创新类基地数量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排第2。

  ▶这十年,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1.08件增长到47.9件,增长3.3倍。技术交易合同额从20亿元左右增长到533亿元,增长25.7倍,增幅居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第一。

  拓展阅读

  长沙是一个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饱满创新热忱的城市,无论是在制造业领域,还是在科技创新领域。

  ▶这十年,在科技创新领域,长沙能拿得出手的“金字招牌”一个比一个闪亮,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长沙的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据小布了解,在2020年12月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长沙在全国70多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8名。

  近年,长沙市启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1年12月,长沙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和“十大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提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十大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按照“1-2-4-3”进行实施,到2025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1”即岳麓山实验室;“2”即大飞机地面动力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极端环境电能变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即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与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先进运载装备与材料技术创新中心;“3”即与高校共建的3个新型研发机构。

  为了达到目标,一系列政策利好出炉。长沙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新政24条”。实现在长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率5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达到45亿元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亿元。

  全链条资助: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最高补贴100万

  全过程扶持:支持基础研究。积极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对新获批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在长校所、园区建设20个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机构),每年每家支持20万—30万元工作经费。

  02

  技术攻关

  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捷报频传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靠自主创新。

  ▶这十年,长沙形成了“揭榜挂帅”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有效衔接的项目链条,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贡献了长沙力量,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捷报频传……

  璀璨的“天河” 梦想的征途

  北斗“问天”傲苍穹

  ▶这十年,天河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等“大国重器”展现长沙担当;通用64位微处理器、高性能GPU芯片、固态存储控制芯片打破垄断,为信息安全装上“中国芯”;第三代杂交稻不断刷新水稻产量世界纪录……

  ▶这十年,长沙实现了大型掘进机主轴、量子点激光器、高性能嵌入式GPU芯片、航空发动机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等420多项“卡脖子”技术及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这十年,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日臻完善,建成3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9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占全省73%);成立“市校创新发展联盟”;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数十家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高校云集、人才济济,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加上得天独厚的创新生态,长沙成为了科创人才的汇聚地、科创梦想孵化的摇篮

  未来长沙将瞄准北斗导航、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未来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力争到2026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9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

  拓展阅读

      大国重器,长沙制造。

  燃!大国重器亮相,这很长沙!

  9月4日,一台开挖直径为7.03米的硬岩隧道掘进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二产业园下线,“北山一号”整机长约100米,能够实现水平200米转弯半径、同时竖向380米曲线半径螺旋式掘进,这是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

  湖南创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创瑾集团”),这家以先进电子材料、新型器件研发为主业的科技型企业,正在致力于解决芯片散热中的关键核心问题。据了解,“芯片级热界面材料TIM1项目”也是2021年度长沙市揭榜挂帅项目。

  目前解决半导体封装热界面导热材料卡脖子技术问题的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并完成了工艺和可靠性验证,今年内将量产,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完全国产化。”

  03

  平台培育

  国家级平台锻造战略科技力量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支撑。

  ▶这十年,长沙获批建成的1532家科技创新平台中,国家级平台有94家,包括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这十年,长沙以十个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为统领,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构筑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矩阵。先后获批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

  ▶这十年,孵化平台培育能力加速提升,全市共有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216家,其中国家级49家。近五年累计孵化企业1.1万家,现有在孵企业近5000家。

  拓展阅读

  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着力打造种业、工业“五基”、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等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目前,四大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这些以长沙名山大河及省花命名省实验室的浪漫背后,是湖南重塑战略科技体系的决心和期待。

      7月24日,芙蓉实验室(精准医学)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它将聚焦精准医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着力建设成为精准医学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湖南下大力气建设四大实验室,其背后除了国家战略所需,也有发展需求的实际考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战略资源高度集中之地,将成为长沙汇聚科创顶级项目、顶级装置、顶级人才、顶级成果的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以省重点实验室为网络,以其他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协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科研院所、重点新型研发机构、省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构成了战略科技力量的主体。长沙正加速形成领域布局合理、定位层次明晰、特色优势明显的战略科技体系。

      04

  人才济济

  是长沙科技创新最大的底气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目前在长院士58人。2017年以来入选各类人才计划的科技人才突破1200人,全市R&D人员突破11万,科技人才成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坚持面向产业重点培育领军型将才,到着眼未来发展支持青年英才,再到针对技术短板引进海外俊才,长沙通过人才政策不断释放重磅礼包。

  在全国营商环境测评中,长沙“包容普惠创新”指标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异;2021年长沙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知识产权指标排名第八,成为标杆城市。

  拓展阅读

  长沙最引以为豪的创新“家底”,应该当属人才的大规模回流与增长。

  ▶这十年,从持续实施长沙市引进国际高端人才“313计划”、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的实施意见》,再到启动实施“引进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计划”(“3635计划”);从出台“人才政策22条”,到“自贸区人才政策45条”“乡村振兴人才政策8条”,再到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

  长沙人才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兑现速度越来越快!

  长沙青年人才驿站沙龙活动

  近年来,长沙先后办理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配偶随调等各类服务7000余人次;设立青年人才驿站6个,让来长求职人才免费拎包入住;协调金融机构投放“优才贷”200多笔8.5亿元。

  圣湘生物实验室里,毕业于牛津大学的80后女博士任小梅正在进行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调配优化。

  这十年,全市人才总量从50万增长到280万,增长4.6倍,其中2021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中部第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成绩单”。

  下一个十年,

  创新长沙,未来可期!

  下方评论区留言

  说说你眼中的长沙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发布】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