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 | 自贸区长沙片区:种好“试验田”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都市新闻 | 2023-09-17 08:22:36
星辰在线 | 作者:彭穗编辑:张维值班主任:岳珊值班编委:王重浪

  星辰在线9月17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彭穗)时序更替,总有一些节点,被岁月定格;华章日新,总有一些话语,被历史铭记。三年前的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言近旨远,深邃隽永。

  (自贸区长沙片区。)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赋予湖南的重大使命任务,作为湖南省会城市,长沙勇立潮头、不息求索,以奋进之笔勾勒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画卷。在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三周年之际,星辰全媒体记者走进自贸区长沙片区,探寻其发展的澎湃动能。

  制度创新“独木可成林”

  创新,意味着走在前、试在前。可复制、能推广的制度创新,能让一棵树变成一片林,让一滴水汇成一条河。

  在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一件件进口货物排列整齐,正通过传送带被送入查验区,接受海关检验,里面不仅有国际邮件,还有国际快递、跨境电商包裹,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端口选择货物类别,就能实现三种不同业务类型的货物同一平台接受海关监管。

  “‘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发展新模式’将通关时间压缩50%,企业综合运输成本降低约30%,让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据长沙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邮快跨”新模式有效推动长沙跨境电商产业加快集聚,跨境电商年贸易额从2020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5亿美元,这一模式也成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以来诞生的首个国家级案例。

  (长沙片区在全国首创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外国人来长沙工作、创业提供便利。)

  自获批成立以来,长沙片区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以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设备出口、新型易货贸易、对非标准合作、来华留学生创业创新4个集成式制度创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截至目前,长沙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项,其中“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入选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邮快跨”集约发展新模式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向全国推介;18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首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占全省的82%。

  优势产业“花香引蝶来”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河智能考察调研时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为了助力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长沙片区积极探索创新经验,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壮大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2022年海外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7.19%、72.6%、512.04%、68%;培育形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1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三一重工18号工厂、博世长沙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临空产业、现代种业、国际会展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加快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隆平水稻博物馆。)

  产业发展花香蝶来,招商引资来势喜人。2022年,长沙片区新引进项目104个、总投资1090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21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6个。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

  对外开放“积跬步以至千里”

  在星城长沙,肯尼亚的鲜花14小时就能运抵;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制成的冰美式只需八元;美国纽约进口的波士顿龙虾鲜嫩多汁……对于“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来说,这种“直通海外”的机会在过去并不多见,如今,随着自贸区长沙片区的加紧建设,一幅开放、包容的画卷在星城大地徐徐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2年7月27日至29日,15个非洲国家29名驻华使节走进长沙片区,感受片区蓬勃发展的活力。)

  ——对非经贸合作取得突破。非洲农产品准入进程持续提速,马拉维大豆、马达加斯加羊肉实现准入,已打通咖啡等10条非资源性产品进出口产业链;对非贸易保持井喷式增长,2022年实现对非进出口额95.3亿元,同比增长209.4%。

  ——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推进。马拉维总领事馆、VFS联合签证中心、非洲青年联合会等落户片区;柬埔寨商务中心进入审批阶段;正在推动多米尼加、马达加斯加商务商事机构加快落地。

  ——通道平台建设热火朝天。首开湖南直飞非洲(长沙至亚的斯亚贝巴)货运航线,新开长沙至大阪、墨西哥城等货运航线,国际货运航线增至10条;首开西欧进口班列,2022年共发运1012列,开行量位列全国第三,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国首个对非、首个植物提取物产品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同时获海关总署授牌成立。

  (自贸区长沙片区。图片均由 通讯员 提供)

  “长沙片区将进一步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自贸贡献助力‘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谭浩然表示,将抢抓“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机遇,按照八个“走在前、作示范”的总体要求,聚焦“挺进自贸十强,建设开放高地”目标,种好湘琼合作共建产业园、高铁新城片区两块试验田,抓好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设备出口、新型易货贸易、对非标准合作、来华留学生创业创新四个集成式创新,加快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坚决扛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梦想终会抵达。让我们期待自贸区长沙片区以改革为帆,以创新为桨,乘着自贸东风破浪而行,用经得起实践、扛得住检验的实绩,向总书记报告,向人民交卷。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改革,创新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