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长沙话⑧丨全国人大代表刘飞香:给“钢铁巨兽”装上“智慧大脑” 推动先进制造业再上新高地
星辰在线3月8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贺亚玲)今年的全国两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看到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中为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开出的发展“处方”,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首席科学家刘飞香增添了新的研发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首席科学家刘飞香。)
湖南是制造大省,长沙更被称为工程机械之都。制造业如何在新一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过程中蓄势赋能?刘飞香认为,制造业企业要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产业链供应链所困,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产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以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为契机,赋能产业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盾构机“受伤”,数字孪生千里之外可动“手术刀”修复
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一场酝酿已久的科技风暴正滚滚而来。
刘飞香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盾构机等“大块头”有机融合,实现自主可控。
盾构机,也被称为“地下航母”,是“入地”的利器。一台盾构机包含上万个零部件,集机械、电气、液压、信息、传感、光学等尖端技术于一体,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大关键装备。
盾构机的核心部件是主轴承,也是刘飞香及其团队每天重点研究的对象。主轴承是盾构机服役期间唯一不能更换的部件,需要直面盾构机超重载、大偏载、频变载等极端恶劣工况考验。主轴承成型后,一旦损坏,上亿元的盾构机将面临报废的危险,整个工程的成本也将成倍增长。
2019年,为了攻克盾构机主轴承这项“卡脖子”技术,刘飞香牵头成立研发攻关团队,联合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协同攻关,尝试了上百种材料和工艺,并进行实地试验,对上万组数据进行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10月,团队研制成功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这标志着我国彻底攻克并自主掌握了盾构机主轴承从材料、设计到制造、试验的全过程关键核心技术,使国产盾构机有了全系列“中国心”。
但刘飞香的梦想之路并未止步。
为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从今年开始,铁建重工地下工程装备数字孪生系统全面使用至全国各地的施工工地上。在施工过程中,铁建重工的数字孪生系统不仅可以收集数据、实时回传,让研发人员工利用这些数据,优化下一代产品设计,还能根据各项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甚至是自主决策,让盾构机的运行变得更加安全、智能、高效。从源头到终端,盾构机的“双胞胎” 数字孪生助力大型装备智能升级。
铁建重工地下工程装备数字孪生系统的使用解决了地下工程装备服役地域分散、位置偏远,装备出现异常时,“专家去不了”“现场说不清”“远程配合难”等难题,突破了地下工程装备产品服务“时空限制”,在高原铁路、地铁、煤矿等重大工程得到成功应用,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数智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复制和迭代升级的研发范式。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不仅为铁建重工地下工程装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制造业产业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建议开展保税维修业务,为大国重器添发展“动力引擎”
为推动行业整体发展,今年两会期间,刘飞香提交了《关于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大型装备(盾构机)保税维修业务的建议》。
保税维修作为外贸新业态被称为“全球修”,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赛道。刘飞香介绍,所谓区外保税维修业务,是指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保税维修”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大型装备从境外运入境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的一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业态。
针对装备制造行业抢道新市场、布局新业态的重要通道,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释放了重大利好。
发展大环境有需求,国家国家层面也在抓紧政策布局,他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指导性政策,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维修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为地方政府开展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提供前置依据和政策指引。从国家层面制定多部门综合监管方案,充分授权自贸试验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对所支持项目的监管等事项承担主体责任,支持企业开展相关业务,为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细则提供政策依据和路径支撑。刘飞香还建议国家层面建立首创型、标志性重大功能性区外保税业务项目支持机制,建议国家层面对全国首创型、标志性重大功能性区外保税业务项目给予揭榜领题、项目激励、试点政策等方面支持机制。
【来源:星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