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理话 | 警惕你的孩子变成“空心人”

都市新闻 | 2024-04-19 17:44:31
星辰在线 | 作者:编辑:李冰清值班主任:陈贝贝值班编委:郑文新

  “作业做完了吗?”这是我每天回到家,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

  每每话音刚落,孩子脸上热情的笑容就此凝固,取而代之的是紧张不安。

  一句自以为是的关切,孩子听到的是冷冰冰的指令,慢慢地,我回家后,孩子不再热情地凑上来。

  觉察到这种变化,我开始反思,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后,我好像除了作业,和孩子的情感沟通慢慢减少了,孩子能和朋友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一到父母这里,就变成“嗯嗯、好好”这样的简单回应。

  试想,孩子每天八点进入学校,五点半回到家,我们做父母的,再句句不离学习,这对孩子来说和酷刑有什么区别呢?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家是什么?是爱意流动的空间,孩子在家应该体验温暖、舒适、自由的感觉。

  意识到这一点,我迅速调整状态。现在,我回家的第一句话是:“来!抱抱!”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把对孩子的想念和爱,化作一个简单的拥抱。我也几乎很少再过问他作业完成的情况,而是问一问今天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吗?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内在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

  很多人都问过我,你为什么不焦虑孩子的学习啊?

  我也焦虑过啊!只是在我看过更多厌学、抑郁的孩子后,我慢慢放下了对孩子教育的执念。这些厌学的孩子在我眼里,都是璞玉,有太多优点、美好的东西。为什么心里“生病”了?因为他们厌恶自己,感觉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感觉自己可有可无……这种心理,来自父母的高压、不理解、挥鞭往前赶,父母将分数变成一把对孩子考核的卡尺,孩子每天忙于学习,完成作业,应付考试,但是却并不知道,这一路的奋力奔跑,到底要去向何处。这些孩子从生机勃勃的样子,慢慢发展成了“空心人”。

  什么是“空心人”?

  顾名思义,从外部看没什么异样,但内部是空心状态,主要的表现有:

  1.感情冷漠,缺乏同理心;

  2.失去情绪感知力;

  3.没有主见和目标;

  4.自我价值感低;

  为什么孩子的“心”丢失了?

  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经在讲座中指出:造成孩子空心病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焦虑。

  当父母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社会上的挑战和变化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映射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就是不停地包办、加码、赶着孩子前进。

  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感觉和意志,终生都困顿在父母的意愿里。这种困顿和迎合,导致孩子失去了对自我的控制力,模糊了对自我的感知,造成了“空心”的个体。

  帮助孩子把“心”找回来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的路上,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下,发展成内心丰盈、独一无二的自己。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找到心灵的节奏,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父母可以这样做:

  1.放慢节奏,自由生长

  在这个凡事讲效率,万事快节奏的世界里,慢慢来,不是一件坏事。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边界,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容纳孩子拖延作业的手足无措,摔跤之后的摸索……要知道,随着他的大脑发育日渐成熟,这些事情他都能慢慢做好,给他时间自由生长。

  2.接受孩子的平凡,唤醒内驱力

  或许很多父母都知道,我们的孩子大概率上是一个平凡人,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生活,已经是很伟大的梦想了,父母不必绑架孩子的灵魂。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允许孩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发光,才能唤醒他们内驱力,内心蓬勃跳动起来。

  3.信任孩子,正向鼓励

  出于爱,我们总想竭尽所能为孩子做好一切,避免孩子走弯路、摔跟头。但是成长的代价,就是在一次次地磕绊和错误后,锻炼出更强大的内心。相信孩子具有足够的能力,可以为自己负责、独立处理问题。这份信任,能促成一个脆弱无力的孩子,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历练得越来越强大。

  结语: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被问到什么是爱,罗杰斯说爱是深深地理解和尊重。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教会他们爱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梦想,并坚定炙热地追逐,这是更高配的爱,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尊重和自由的滋润下,内心热辣滚烫,绽放自己的生命力。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