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青年记者的这一报告文学获团中央、中国作协“志愿文学”征文二等奖

都市新闻 | 2024-06-09 23:17:35
星辰在线 | 作者:张奇涛编辑:李可欣值班主任:陈贝贝值班编委:林之乐

  星辰在线6月9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张奇涛)端午佳节,星辰在线青年记者汤佛(笔名杨湘江)收到一份来自北京的“特别礼物”——由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由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农民的好儿子》在第三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中荣获报告文学类二等奖。

  四年跟踪采访成就作品

  《农民的好儿子》从最难忘的恩情、最痴迷的事业、最牵挂的人、最稀罕的娃、榜样的力量五个篇章“生动记述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第八届湖南省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邓学东退休20年来,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事业中的故事。

  “最难忘的恩情”篇章记述了邓学东一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饱尝艰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和千千万万农户家庭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当家做了主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为家庭遭受突发变故,邓学东成了孤儿,在党的关怀下,在人民的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初中至大学的学业。

  “最痴迷的事业”篇章记述了邓学东无数次用农业知识技术改变身边的农业发展的故事。1974年,作为长沙县格塘人民公社宝塔生产队队长的邓学东,为了让生产队员吃上饱饭,主动找到湖南农学院康春林教授种植新水稻品种,仅一年就让全队粮食生产打了一个“翻身战”,164名队员吃饭的问题全部解决。1979年,大学毕业后,邓学东成为一名农业战线的党员干部,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邓学东立刻主动投身改革开放的发展热潮,在做好农业管理工作的同时,主动主持水稻新品种的研发,用11年时间选育出长沙市第一个水稻新品种“望选四号”。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长沙市委老干部局牵头成立“长沙市银发扶贫专家志愿服务队”,他又主动请缨,当起“联络员”,联络起50多名省市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园艺等方面的老朋友老专家加入专家志愿服务队。作为专家志愿服务队的常务副队长,长沙84个省定贫困村,70多岁的邓学东走遍了38个,帮扶1000余户村民,在偏远的省定贫困村宁乡市青山桥镇竹峰村,邓学东一年四次下乡指导。在省定贫困村望城区茶亭镇望群村,得知村民致富的食用菌染上了“黄霉病”,邓学东大年初二就赶过去指导。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后,邓学东又立刻主动接棒乡村振兴,从给湘西保靖村民修路到为宁乡巷子口村民装路灯,从给平江望湖村民建美丽屋场、给望城靖港修缮敬老院让农民生活好起来到为怀化芷江村民建冷库、为开福竹安村民建驿站让农民生活富起来,与农业打了一辈子的他把农民的笑容当最大获得感,带动家人捐资500余万,在30个村(社区)建立帮扶基地。

  “最牵挂的人”篇章记述了邓学东服务基础治理,服务新进城的邻居,帮助进城的农村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故事。2006年,邓学东定居到长沙市开福区伍家岭街道浏阳河社区万煦园小区,一心想为民服务的邓学东,将自己的户口和党组织关系从望城县政协机关转到社区,甘当一名普通党员志愿者。他把新进城的邻居当家人,小区常住住户1250户居民6000余人,他每一户都上过门,有时大年三十都在调解小区家庭矛盾,洪水来时他在小区周边日夜巡逻保安全。在寸土寸金的伍家岭商圈,他为小区老人争取到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活动场所,并募集超100万元物资改造场所。他还引导小区老人在“老有所乐”中引导他们向“老有所为”转型,组织成立万煦园老年活动中心党支部,鼓励老党员带头、有热心的老人发挥余热作奉献。

  “最稀罕的娃”篇章记述了邓学东建立助学队帮助困难孩子上好学的故事。2017年5月27日,邓学东牵头联络了20多名老同志,在开福区浏阳河小学成立了开福区“五老”助学队。靠着助学到底的这份信念,6年来,邓学东和助学队队员走进省内25个县(市、区),累计捐资助学630余万元,用20万多公里的行程点亮了万余名贫困学子的“希望灯塔”。从长沙到龙山要8个多小时,许多年轻人去了一次就不愿意去第二次,70多岁的邓学东却从没有说苦,去了一次又一次,只说“这里的孩子苦、应该早点来”,6年来,邓学东光龙山就去了整整11次。为了鼓励孩子们听党话、跟党走,邓学东在开展助学育人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思想育人。6年来,邓学东和助学队队员走进大中小学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达2000余场次,在湖南农业大学,邓学东上台宣讲前,因踩空摔伤了手脚,但他忍着疼痛,坚持将宣讲内容讲完,他说“一千多孩子在台下等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

  文章生动地写道:不管是炎炎烈日还是刮风下雨,这个八旬的老人总是步履匆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他对党“为党工作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永远做农民的好儿子”的诺言。即使3年内4次摔伤了手脚,但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常常带着绷带就去了帮扶的下一站。

  “榜样的力量”篇章记述了在邓学东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志愿服务事业。

  为创作该作品,记者汤佛用近四年时间进行了长期跟踪采访报道,和故事主人公邓学东一起走进青山桥镇、竹安村、沙坪社区、浏阳河社区、湖南农业大学、顺达国际物流、王家垅社区、湖南省委编办、砚瓦池社区、开福区关工委、东风二小、长沙市委老干部局、麓山高岭实验学校等近二十个单位,见证、参与、感受、记录邓学东的公益之旅,深入采访了解相关故事。

  两万余字的作品打动评委

  本届征文活动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主题,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共收到社会各界投稿作品2500余件,经知名作家、专家学者、编辑记者等组成专家团队审阅,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69部,包括中短篇小说、剧本、诗歌(含古体诗、现代诗和歌词)、散文(含书信和日记)、报告文学,其中报告文学一等奖作品3部、二等奖作品4部、三等奖作品7部。2万余字的报告文学《农民的好儿子》凭借真情实感、感人的故事最终打动了一众评委,在2500余件征文来稿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本次获奖作品的内容涵盖乡村振兴、社会服务、扶老助残、关爱儿童、卫国戍边、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视角讲述了广大志愿者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的青春故事。

  据悉,“志愿文学”征文活动自2017年以来已举办5届,评选出550余部优秀文学作品,旨在用文学的形式生动展现新时代志愿者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生动展现志愿者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动人事迹,书写志愿者故事、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从社会实践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衍生升华。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湘江,端午,北京,作家,获奖,记者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