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艺 | 王宏:一盏半灯火

都市新闻 | 2025-02-06 19:41:38
星辰在线 | 作者:王宏编辑:周森林值班主任:邓婷值班编委:林展翅

  天地憋足了劲,酝酿着过年的氛围。风不大,裹挟着雨丝飘飘摇摇,看着柔柔的,碰着脸颊很是冰凉,昂首阔步在外锻炼的我,低下了高昂的头。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跑了。夜色,浸润着高楼里的白色灯光,光线弥散开来,模糊了,缥缈在雨雾之中,近处高高的香樟树,浓墨重彩,勾勒着夜空的辽远,灯光愈发朦胧,是云里的星光,还是雾里的灯火?

  我在寻找两盏灯,找着找着,雨丝没那么冰冷了,温润着脸颊。

  “姐姐,我回乡下了,爷爷奶奶叫我先回家,刚刚干了鱼塘,要给我做最爱吃的鱼头火锅,还再三喊我回去包饺子、做蛋卷、搓肉丸子咧,都是你爱吃的,过几天我和妈妈过来接你回乡里过年。”读初二的小钰前天给姐姐小睿发了短信,小睿在重点高中读高三,腊月廿五才能放寒假。这两年,就算等到每天天黑,妹妹都要等着姐姐一块吃晚饭。

  拗不过爷爷奶奶千叮咛万嘱咐,这会儿,妹妹还是先回乡下了,二三十里外湘江西岸水乡,一条叫幸福渠的水渠流过家门口。快过年了,鱼塘、沟渠、菜地、柑橘林、小黑狗、成群的鸡鸭,早已占据小钰脑海。要是暑假,小钰还会用大拇指粗的竹子自己做钓竿,随手就能钓上几条鲫鱼。过年包蝴蝶饺子更是小钰的绝活,瞧,那饺子小巧精致,一如小钰灵巧的双手,像极了蝴蝶,那翅膀拿捏得薄薄的、轻轻的,像是要飞起来,搁盘子里,一溜儿一个模样,像是机器做的。这四五年,过年包饺子成了小钰的“保留节目”,当然,蛋卷、肉丸子做得同样漂亮,过小年了,爷爷奶奶哪能不性急催小钰回乡?

  寒风冷雨中,我寻找着小睿做功课的那盏灯,穿过雾霭,我想寻找一种宁静和亮白,敬佩自己,这些年“冬练三九”的决心仍在。

  不知不觉,思绪溜号了,怎么想起明早该去哪吃早餐这档子小事了?平时爱光顾小区旁那家津市牛肉粉店,前几天和老板健哥聊得起劲,他还说今天一大早一家三口将回老家过年,记得那会儿我连说了几句祝福新春的话。

  健哥和老婆是妥妥的90后,勤劳干练,带着个虎头虎脑的胖小子。两口子把正宗的常德牛肉粉带到了这里,三四年光景,把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店做得红红火火,还买了套三室两厅的商品房,新家、小店、幼儿园围成“品”字形,一个用乐观、踏实和勤劳写成的“品”字。

  今夜,健哥家的灯肯定是关着的,可我还是下意识在点点灯火中找寻健哥家那一盏。

  那天吃五香牛肉粉的时候,健哥聊到了家乡澧阳平原一带的过年习俗,听得我一愣一愣的。农历小年开始,他们那里家家户户搞大扫除、置办年货,准备团年饭更是热闹,烧烧肉(类似扣肉)、蒸粉蒸肉、包蛋卷不亦乐乎。大年三十,父辈们竞相起早做团年饭,有趣的是,吃饭时不得开门,就算先吃完也不得离座,等所有人吃完才能起身,然后依次沐浴、穿新衣。除夕夜守岁,到了11点多钟,长辈开始关闭“财门”,直到午夜12点,中间不得开门,不得往外倒东西,12点一过,新的一年开始,全家洗手洗脸、放鞭炮……

  当然,健哥说的年俗也不全是新鲜的,有些习俗和我们这边是一样的。估摸着大概位置,小城他家这盏灯,就在我眼前不远处,却亮在了五百里之外的澧水之滨,姑且叫半盏灯吧。

  旧岁将辞,又逢微风、细雨、薄雾,瑟瑟夜色中,让人生出遐想,偏偏这时商场霓虹灯太亮,四射的金色光线穿过枝叶,如太阳一般耀眼,逼着我回望那些朦胧的白色灯火,点点微光,斑驳、参差,分明散发着丝丝暖气。

  小睿做功课那盏灯,健哥家那半盏灯,慢慢地,烛照着我小时候的除夕之夜,土砖砚瓦房,堂屋中央用土砖临时围起火塘,早几个月就劈好晒干的柴火“咝咝”燃烧,搁在砖头上的大铝壶,黑乎乎直冒水汽,遇到没有干透的柴火,在我们红扑扑的脸蛋,熏出泪花几许。

  烟熏火燎中,一家老小谈笑声此起彼伏,伴随着瓜子花生壳、鞭炮碎屑,撒满结实的泥巴地,熊熊燃烧的柴火,把长辈和孩童的脸,映得清清楚楚。

  【作者简介】

  王宏,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