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全民清洁”进行时 春日环境焕新颜

都市新闻 | 2025-03-29 10:51:52
星辰在线 | 作者:通讯员 彭毓妍编辑:王闻扬值班主任:邓佳莹值班编委:郑文新
24

  星辰在线3月29日讯(通讯员 彭毓妍)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环卫工人雷建红已经拎着扫帚出了门。作为湖南湘江新区的环卫工作者,他参与了12年周末大清扫,见证了天顶街道从尘土飞扬到一尘不染的变迁。

  “以前扫的是垃圾,现在扫的是习惯。”雷建红笑着说。2025年2月,长沙市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正式将每周五确定为爱国卫生大扫除日。但在雷建红的记忆中,从他加入环卫大家庭的第一天起,湘江新区就已在进行周末大清扫活动了,如今已坚持4000多个日夜,参与人次超百万。

  这把“扫帚”扫出了什么?记者走进街头巷尾,寻找答案。

(一台无人驾驶清扫车正沿着预设路线作业,遇到行人自动避让。)

  从“扫大街”到“扫云端”   科技让清洁更聪明

  3月28日,记者来到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附近,只见火红的山茶“花墙”,替代冰冷的水泥隔离墩;麻石板路擦洗得锃亮,搭配原木花箱里的三色堇,给城市带来仲春生气……作为湖南湘江新区“周末大清扫”的重要区域之一,星湖社区出动百余名工作人员、志愿者,按照“三扫四保”、18小时清扫保洁模式,对主次干道沿线、背街小巷、楼宇广场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对街区绿化提质升级,通过打造花境景观、增设花箱等方式,营造出“一步一景”的街区氛围。

  除了百余名人力参与其中外,在梅溪湖大剧院门前,一台无人驾驶清扫车正沿着预设路线作业,遇到行人自动避让。“它一小时能扫5公里,顶3个工人。”湘江运营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机械清扫让企业园区年省人工费20万元。而在农村片区,秸秆粉碎机、可降解垃圾袋等“生态神器”成了新宠。白箬铺镇村民周大姐边清扫边举着手机拍视频:“我们也每周五都清扫,发到抖音上跟外地人分享,别人都羡慕我们村里干净!”

  “现在除了机器帮忙之外,现在还有‘数字城管’加持。”湖南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江新区共有近50名采集员,他们会穿梭在新区重要商圈和热门点位,对城管应急问题,市容环境问题进行采集,采集后信息上传至数字城管,派遣至相应的处置部门第一时间现场处置,为市民和游客朋友们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氛围。“‘数字城管’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我们的‘天眼’,能告诉我们在日常巡逻中看不到的地方。”雷建红向记者说道,从事清洁工作12年,每周都要做“周末大清扫”,最大的感受就是机器越来越多、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落在我们头上的活儿也轻松一些了。

(环卫工人正在对护栏进行清洁。)

  全民齐上阵   一把扫帚“扫”出社区共同体

  在星湖社区,80岁的王奶奶有个“百宝箱”:里面整齐码放着用旧衣物改制的环保袋、铁丝自制的捡拾夹。“工具越用越顺手,邻居越扫越亲近。”她表示,如今多支队伍轮流当“值日生”。2023年冬天大雪,居民们自发提前一小时集合铲雪,“怕耽误学生上学”。

  在高校云集的大科城片区,由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了主力军,扫地、擦窗、推广垃圾分类,甚至还吸引了外国留学生参与。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阿里第一次参与清扫,看到自动驾驶的清扫车连连拍照:“这是我第一次见这样的清扫车,太先进了!”

  据悉,每周“周五大清扫”湖南湘江新区日均投入环卫作业人员约3600人次,组织门店、物业、志愿者等共计约3400人,出动养护车、洒水车、机扫车、垃圾车等设备日均约500台次,对湘江新区内的金星大道、潇湘大道、岳麓大道、环线、出入城口等主要道路,以及社区背街小巷、农安小区、农贸市场、医院和学校周边等区域进行全面“清扫、清理、清洗、清运”。

(环卫工人对路面进行清扫。以上图片均由 通讯员 提供)

  “每周五定期开展周末大扫除活动,每周六、周日持续开展大清洗行动。”湖南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湘江新区将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在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让湘江新区的这把“扫帚”,扫出数字时代的治理密码,也扫出人人参与的文明底色。

【来源:星辰在线】 举报

标签:民生
    影像·作品
    您还没有登录,请选择登录方式!
    星辰头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