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丨长沙向“新”而行

栏目稿件 | 2024-05-14 14:28:34
星辰在线 | 编辑:周婷

  三月的星城,花木葱笼,春意盎然。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为新征程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方向。

  此次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湖南的省会,长沙无论是在学习领会精神上,还是在贯彻落实行动上,都应做到走在前、作示范。

  近些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坚定信心、笃行不怠、苦干实干,一路向新而行,一路赶超跨越,一路书写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发展新篇章。

  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会达到怎样的发展高度?

  一项项研发技术走向市场,一个个优秀品牌拔节生长,一批批重点项目落地推进,一群群硬核产业聚沙成塔……长沙齐心奋斗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这其中,新质生产力正是长沙答卷中的亮点构成。实践中,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示了对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重要支撑力。

  超级杂交水稻、“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地下蛟龙”大型盾构机、炭/炭复合新材料……一个个关键核心技术在长沙问世,继而领跑世界。

  众所周知,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换言之,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保持科创求变的主动性、科创赋能的实用性和科创人才的聚集性。

  先看求变布局。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求变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未来。

  只有洞见时代、顺势而为、主动求变,不断激发新动能、抢占新赛道、布局新产业、构筑新平台,才能让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既赓续过去,又开启未来。

  从“制造”迈向“智造”,从“传统制造”迈向“新制造”,既是长沙开新局、谋新篇的主动出击,更是积蓄发展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当前,长沙正加快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推动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金融4个支柱产业提能发展,推动数字产业、智能产业、新能源、大健康4个新兴产业领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文化旅游3个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术3个未来产业突破发展。

  在不久前公布的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名单中,有6家长沙企业上榜。目前,累计有32家企业(产品)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中部城市第一。

  这些,都是长沙科创主动求新求变的成果和胜果。

  

  再看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既有创新辩证法,也是实干大工程。面向未来,长沙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心怀国之大者,也是立足省之大计、抓好市之大事的重要体现和必然选择。

  怎么干?

  这就必须,牢牢扭住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和“最大增量”,始终发挥善于创新的长沙能动性。

  这就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就必须,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力以赴打造更多国家级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去年,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相关文件出台后,4个月新增研发机构数量是文件出台前8个月的370%。2023年,长沙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38家、总量达7889家;在长8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成效显著,攻克关键核心技术52项;技术合同成交登记额达到1200亿元,增速超45%。

  长沙制造业的含“研”量越来越高,长沙的科创能级和产出也越来越高。

  世界最高泵送纪录、世界最长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上回转塔式起重机、世界最大旋挖钻机……一项项最高、最长、最大的世界纪录,彰显着创新赋能下长沙强大的制造能力。

  这背后,正是长沙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培育创新载体、激发创新活力、维护企业创新积极性的不懈努力。长沙正以更充足的创新动能,开拓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再看人才聚集。一花不算春,独木不成林。长沙产业,从来不是靠一两家龙头企业的支撑,而是以链条和集群的形式发展。各种体量的企业在长沙各得其所、百花齐放。而产业和企业发展背后正是大量人才的集聚。

  

  当下,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人智驱动技术方兴未艾。顶尖人才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促进发展,更可以形成极具辨识度的城市品牌和城市名片。甚至于,一个顶尖的人才,可以创造一个商业奇迹,可以催生一个新兴产业链。

  在长沙,不少制造业企业的领头人都是技术人才出身。比如,山河智能创始人、首席专家何清华,曾是中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曾是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院长……

  去年,《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人才政策十条(试行)》发布,该政策的前4条主要就是为了引聚“高精尖”产业领军人才。

  这些年,长沙的人才政策在不断上新。从“长沙人才政策22条”到“自贸区45条”再到“升级版45条”,全覆盖、全方位的长沙人才政策体系已经成型。

  “拿深圳高薪,住长沙房子,干全球事业。”长沙科创,正踏着时代的节拍乘风破浪。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长沙,正成为每一个追梦者近悦远来的星辰大海!

  

  深切关怀铭记于心,殷切嘱托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让我们大抓落实、奋勇争先,创新实干、开拓进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省会之力、彰显省会之为,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发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