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造”超级游艇驶向爱琴海

市媒看长沙 | 2025-04-14 08:05:08
星辰在线 | 编辑:胡锦轩
18

  星辰在线4月14日讯 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报道

  4月13日,江苏张家港,太平洋咸湿的海风吹得猎猎作响。站在RORAIMA游艇上,长沙国控集团下属湖南湘船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船重工”)工作人员凭海临风。经过差不多一周的航行,他们将这艘55米长的超级游艇顺利护送到台州入海口,经过最后一关海试的检验之后,将目送它驶向爱琴海岸。

  由湘江经长江入大洋,历时3年打磨的这艘豪华游艇,不仅开启湖南高端船舶出口的新篇章,更是坚定湘船重工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技术与创新驱动,在国内外中小型船舶领域,成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船舶制造企业,让“船舶长沙造”随着这艘游艇扬帆海外市场。

由湘江经长江入大洋,历时3年打磨的这艘豪华游艇,将开启湖南高端船舶出口的新篇章。企业供图

  3年匠心打造首笔海外订单

  “Nice!”4月2日,湘船重工锻造的55米超级游艇,在靖港码头完成交付时,业主方希腊爱可伦公司的代表怒赞道。

  这艘游艇长55米,型宽10.5米,总重量1081吨,航速13.5节,续航力2800海里,额定船员9人、旅客22人。

  高级感拉满,是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整个船体线条流畅,宽敞的甲板内部,通过合理布局,形成可轻松容纳多人聚会的公共空间。内部装修装饰同样彰显品质,巧妙实用的照明设计,营造出私密的空间氛围,提供了舒适的社交环境,风格大胆、直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高性能体现出这艘游艇的品质。

  以白色为主色调的游艇,配置双机双桨,按无人机舱要求设计的动力系统,能满足24小时无人值班要求。驾驶室采用驾控一体化设计,确保了游艇具备卓越的操控性能,舒适性更高、静音效果更好。宽敞的沙龙娱乐空间、开放式室外吧台、伸缩跳水平台等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称得上“海上六星级宾馆”。

  开启驶向希腊爱琴海之旅,并将亮相2025年世界游艇展,向海外市场和潜在客户展示中国造船业的“智造”技术。该游艇的正式交付,标志着湘船重工全面开启海外高端船舶市场,在国际船舶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2021年开始接触,2022年11月签订合同,今年4月正式交付,这艘超级游艇凝聚了我们3年多的心血。”湘船重工副总经理李仲君介绍,作为“长沙造船”向海外市场展示的第一艘游艇,他们精心打造每一个细节。

  船体是钢板制造,采取模块化制造,通过焊接将各个模块进行拼接,因此焊接水平决定了船体的观感和安全。“可以用‘严丝合缝’形容师傅们焊接后的各模块拼接的状态,业主方验收时戴着丝织手套在船体上抹过去,手套没有挂丝、勾线,船体表面像一层皮肤一样光泽、细腻。”李仲君举例说。

  3小时严苛考察造船实力

  “沿海沿江造船实力雄厚的城市有很多,出口欧洲的高端游艇订单,为什么选择交给长沙的湘船重工?”在大家为游艇成功交付庆贺的同时,很多人向湘船重工负责人提出这个问题。

  中国船舶制造的优势区域主要有四个。环渤海湾的大连、青岛、威海一带;江浙上海一带,船舶制造是优势产业,江苏是龙头省份,上海的“江南造船”在中国制造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广东福建一带则在造船技术创新上颇有建树;内陆则是沿长江线的武汉等城市在内河船舶制造领域优势独具。

  爱可伦公司却将这一艘游艇的制造放在长沙,打动他们的是什么?是近80年长沙船舶制造历史积累的制造实力。

  2021年,希腊爱可伦公司创始人扬尼斯决定打造一艘超级游艇,经过对中国市场的深入调研,他们发现能满足超级游艇严苛制造要求的船厂并不多。

  “我们同爱可伦公司此前并没有接触。那一年,我们为浙江台州一家企业建造的第三代沿海旅游豪华客船在长沙下水试航。这艘船的规模、出色设计和建造质量,与爱可伦公司的需求非常契合,引起了他们的关注。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考察和讨论,在2022年达成合作。”李仲君说。

  爱可伦公司对湘船重工这一新合作伙伴苛刻的考察,李仲君印象深刻。

  “他们在2021年底对我们企业的制造实力进行考察。当时我们正好在为浙江另一家企业制造‘大陈岛号’客船。他们公司负责人在那条船上一待就是3个多小时,从设计、装饰、焊接等各个方面,详细了解制造细节,最终被我们出色的设计水平和近80年的制造底蕴打动。”

  湘船重工的前身是湖南省长沙船舶厂,始建于1945年。在其近80年的造船历史中,共设计建造各类船舶1000余艘,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从湖南第一艘柴油动力拖轮,到高端客轮和公务船,铸就了扎实的制造实力。

  记者了解到,RORAIMA游艇的成功交付,让海外客户看到湘船重工制造高端中小型游船的实力和潜力。爱可伦公司加深了与湘船重工的合作,新增了建造30米级全回转拖轮的订单。为新加坡一家公司制造的56米成品油船也进行到了合拢阶段,将于7月底交付。

  三个方向谋求创新驱动发展

  2023年和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船舶制造业是海洋经济的关键行业之一,此外,船舶行业平均每20年一个周期,时下是整个行业大周期起势阶段。

  政策与周期的共振,将利好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湘船重工作为湖南省船舶制造行业的重点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55米长超级游艇项目的成功交付,对于湘船重工来说,不仅是通过这个项目成功敲开海外市场的大门,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与创新驱动,坚定了“长沙造船”借势而上,走特色造船、错位发展之路的产业发展方向。

  谈到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向海图强的发展规划时,湘船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邱军表示,将从三个方面深耕细分领域,谋求弯道超车。

  在持续深耕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中小型船舶领域,RORAIMA号的成功交付,闯出了经验,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研发和投入,提升产品设计和建造能力,通过参加国际游艇展会、与国际知名游艇品牌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逐步在国际高端游艇市场站稳脚跟,满足高端客户对游艇品质、性能和个性化的需求。

  此外,还将加大人才队伍培养的力度,提升“长沙造船”的竞争力。李仲君认为,湘船重工的设计能力是此次拿下订单的原因之一。公司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开展船舶配套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同时将加强与国际知名船舶设计公司、供应商和船级社的合作,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智能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湘船重工将推动生产制造智能化,加大在绿色智能船舶技术的研发投入,将绿色智能船舶技术推向海外市场,为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湘船智慧”。

  湘江之畔,靖港古镇,一座现代化的造船基地正见证着湖南船舶制造业的崛起与辉煌。这家有着近80年造船历史的老牌船厂,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国际舞台,在全球船舶市场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点击进入频道)

【来源:长沙晚报】 举报

影像·作品
您还没有登录,请选择登录方式!
星辰头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