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丨顾善植:算力狂飙 飞驰人生

4月2日,“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式暨“一堂思政课”活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正式启动。作为中央网信办2025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项目,“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以“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开辟了多维路径。
国防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顾善植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大家好!我是顾善植,一名95后创业者,被长沙烟火气留住的AI追梦人。我的日常是研究国产显卡算力生态,简单来说,就是让中国的AI技术跑在咱们自己的芯片上。八年前站在橘子洲头仰望青年毛泽东雕像时,我绝不会想到,自己能在国产芯片上刻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一行代码!
2020年夏天,我在深圳鹏城实验室参与一个视觉大模型项目。那天凌晨,当我在上千块英伟达显卡的机房里完成训练任务时,虽然松了口气,心里却空落落的——就像吃惯了长沙米粉的人,突然尝到一碗没辣椒的汤面。珠江边的晚风吹得人清醒,我突然意识到:算法再美,跑在别人芯片上,终究是戴着镣铐跳舞。
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中国AI的未来,必须有自己的算力根基!
转机出现在2020年秋天。因为项目表现不错,我有幸加入国产大模型攻坚队。第一次听到华为昇腾910A芯片启动的声音时,那“嗡嗡”的轰鸣声让我热血沸腾——它像冲锋号,更像中国智算的“心跳声”!是中国智算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觉醒之音!为了优化代码,我和团队在熬过了无数个通宵。模型不收敛?改!性能不达标?调!最拼的时候,连年夜饭都是在实验室里煮泡面解决的。终于,在2021年春天,我们的模型在昇腾芯片上跑出了一流的水平。
那天清晨,我站在窗边看日出,突然懂了:算力是地基,算法是高楼,而中国AI人,就是这栋楼的建筑师!
如今,我们的AI技术早已走出实验室,融入长沙的城市血脉:从岳麓山客流预警到社区独居老人守护;从车企生产线的瑕疵检测,到化工燃气作业的风险预判——代码不是冰冷符号,而是万家灯火的温度!
公司墙上挂着两张特别的地图:一张标记着团队“嗦”过的57家长沙米粉店,另一张记录着算法在十二大领域上百个落地场景。同事们常开玩笑说:“这两张图拼起来,就是咱长沙青年的《创新美食指南》!”
创业路上,长沙从没让我孤单!2021年公司刚起步时,我们就从相关部门获得了资金、培训、导师、市场全链条支持,“柳枝行动”“红枫计划”“小荷”项目助力了产品快速孵化。去年,晓明书记在岳麓峰会上说:“长沙要成为青年创业热土。”我想说:“长沙早就是了!”——长沙这座城市用真金白银和人间烟火,托起每个破茧成蝶的梦!
去年,国防科大的学弟问我:“AI行业这么卷,你们怕不怕?”我指着窗外的湘江说:“百年前,青年毛泽东在这里中流击水;今天,我们这群‘吃得苦、耐得烦’的长沙伢子,也要在算力的浪潮里闯出一片天!”
现在,我们正和合作伙伴在中科曙光(湖南)的国产算力芯片上训练新一代大模型,名字就叫“橘子洲头”。它承载着五一广场的深夜灵感、岳麓书院的智慧滋养,更承载着一个朴素的信念:中国AI的未来,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朋友们,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就像长沙人做米粉——揉面、熬汤、配料,每一步都要踏实;做技术也一样,一行代码、一个模型,日拱一卒,终能成事。
让我们以算力为笔,以山河为纸,在这片诞生过《沁园春·长沙》的土地上,写下属于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来源:星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