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长沙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长沙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05 09:26: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3日讯(通讯员 曹焕 翟荣欣 )今天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长沙“创新要素完善、权益保护健全”两个维度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长沙县、宁乡市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其中,长沙创新实践案例“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加速产研金资源集聚”向全国进行重点推介。

  现场还发布了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十大关键词”,在破产保护、数字赋能国际贸易、创新通关模式、柔性执法、优化人才服务、科技金融六个方面,长沙榜上有名。2020年以来,长沙每年均有创新实践案例入选《报告》。发布仪式上,长沙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高文棋代表长沙参会,并分享营商环境创新经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国务院部署,对照国际标准,立足媒体视角进行观测,今年增加对市场主体感受的调研,多角度展示城市改善营商环境典型实践和最新成效、传播城市优质经验。

  《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和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各领域权威专家严格把关,并参照国际趋势首次引入对经营主体的感受度调研,通过综合分析,对全国各城市营商环境创新进行全面评估。

  近年来,长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认真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和七个“坚定不移”、聚焦“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等要求,以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优异城市为目标,围绕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民营经济示范市等重点,推出《长沙市深化对标改革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行动方案》等“1+2”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着眼市场活力提升,企业实际感受,降低综合成本,加快改革创新,推进数据赋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12345政务热线连续7年排名副省级和省会城市热线运行质量前十;连续四年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列全国前十,2022年进入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在上一轮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被评为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实现“五连冠”;上市公司数量连续5年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2023年度“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3年,长沙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全流程优化,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加强数字建设,精心打造“湘易办”长沙旗舰店和“无证明城市”升级版,政务服务“减证办”“免证办”事项累计突破8600项;全面推广“一照多址”改革,推进“一业一证”、“一业一照”行业综合许可改革,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达到85%以上;积极打造口岸智能化新模式,成为全国唯一实现综保区与机场货站物理空间联通和数据资源共享的城市。全要素保障,彰显降本增效大力度。 全年减税降费超230亿元;强化金融保障支撑,大力推广“信易贷”“税易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开展特许经营权质押、知识产权抵押等新型融资方式;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探索增加履约保函方式、试点容缺核发部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报建费缴纳把关后置等举措,着力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持续落实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出台“研发人才政策十条”。全方位护航,提高法治环境透明度。 成立“中国V谷丨马栏山人民法庭”、“创谷人民法庭”;开设涉金融类纠纷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助力企业纠纷化解;建立“示范性判决+多元调解”模式,切实减轻企业争端解决成本;成立湘湖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专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商事法律服务。全周期服务,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建“接诉即办、统一规范、互动有序”的政务热线服务平台;聚焦重点项目、重大先进制造业、上市后备企业、小巨人企业等,设立1000家营商环境监测点;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行动;建设长沙“惠企通”一站式平台,构建“政策找企”机制;大力推行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和“免申即享”。

  2024年,长沙将对标对表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部署及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先进做法,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降低市场主体综合成本为核心,以健全全链条涉企服务体系为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激发和增强发展新动能。一是全方位改革,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推进市场准入与退出、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涉企服务便利化改革,有效破除影响公平竞争的隐性壁垒。深化数字政务、无证明城市建设,拓展“全程网办”、“高效办成一件事”、高频特色服务事项,面向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联展、服务集成等增值化政务服务供给。二是全要素保障,持续深化降本增效。 加大对用工、用地、用能、融资等要素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单宗土地混合利用和“工业上楼”政策,推动水电气接入“零负担”,健全完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组合,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综合成本,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三是全周期服务,持续开展纾困解难。 推行“企业接待日”“早餐会”“晚餐会”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健全涉企服务体系;持续建好 12345“政企通”专线,及时收集、办理、反馈企业诉求;完善“惠企通”平台运行,深化惠企政策“一件事一次办”和“免申即享”改革,落实惠企资金直达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