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在长召开 8个农业合作项目签约27.5亿美元

市媒看长沙 | 2019-06-28 10:13:50
星辰在线 | 编辑:乐先文

  星辰在线6月28日讯 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报道,6月27日,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重头戏之一 ——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国内外的400多名政府部门负责人、农业科研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就农业政策、粮食安全、农业贸易、农业机械等农业与粮食领域如何务实推进合作、实现共赢,进行交流与探讨。

  交流合作

  8个农业合作项目签约27.5亿美元

  农业一直是中非双方关注的重要领域。此次研讨会主题是“中非农业与粮食领域合作”,重点是探讨中非杂交水稻等农业合作模式,分享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发布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种植的最新成果,并通过中非嘉宾互动交流、研讨对接,助推中非农业领域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互利合作。

  研讨环节中,针对中非农业合作政策对话与中非农业合作实践交流,发言嘉宾从农业发展的资源互补、合作方向、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坦诚交流。

  冈比亚农业部长艾米·法布瑞介绍,冈比亚有土地、人口等资源优势,但70%是小农,至今还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特别是极端天气频繁,需要智慧型的农业产品提升农业供应链和价值链,希望同中国政府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加纳食品与农业部长奥乌苏·阿弗利耶·阿克托表达了希望中国企业投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构想。他说,加纳有百余年种植可可豆的历史,正在计划增加投资,将可可豆变为巧克力,并探索电子商务,将可可种植向现代化的农业加工体系延伸,愿意同中国企业共同发展这项事业。

  尼日利亚吉加瓦州农业与自然资源厅的易卜拉欣·甘博·阿利尤介绍,其所在州是该国主要农业生产州之一,有着非常好的资源,已有中国投资商在当地建糖厂、鞋厂。中国在农业竞争力方面领先非洲很多,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对于当地农民来说,合作能带来直接的效益提升。

  正如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所言,众人行,才能行之远,中非农业合作对于全球构建粮食安全体系非常重要,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大,需要共同的合作和努力。坦诚交流与沟通,结出了发展的"果实“。

  研讨会上,中非共签署了8个农业对非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27.5亿美元。

  发展倡议

  多个机构倡议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合作

  在中非农业合作进程中,一粒水稻种子,成为了连接中国与非洲情谊的重要纽带,而长沙一直在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沙拥有袁隆平领航的世界领先的杂交水稻原创技术,具备杂交水稻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长沙经验”为许多非洲国家所借鉴。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办公厅主任罗瓦提亚纳·贡塔·拉玛罗松介绍,杂交水稻是该国与中国合作成功的典范。2010年起,来自长沙的农业专家和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实施杂交水稻技术本土化研发,目前该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约7吨,帮助2500万人口解决了粮食自给问题。目前,该国有22个省采用了杂交水稻种子,并且已经拥有本地化的杂交水稻种子。

  “水稻”无疑是研讨会上的的高频词。据介绍,在许多非洲国家,水稻是主要或替代粮食作物,由于生产不足和消费缺口,水稻严重依赖进口。非洲拥有大片适合水稻生产的土地,但需要引进高产品种、改进生产和加工技术,促进对水稻产业及其供应链的投资。非洲国家、发展伙伴和国际机构迫切希望扩大非洲水稻的生产。

  朝着这个目标,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联盟、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机构,共同发起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议。

  倡议系统性梳理和总结中国水稻产业发展经验和适宜技术,以及非洲水稻产业的本地需求,为中非水稻产业合作战略和行动计划、为相关非洲国家的水稻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政策建议;积极支持和组织水稻适用技术、产品、设备机械等方面的专业性展会和投资对接活动,鼓励企业开展适合非洲本地需求的技术转让、承接和投资,促进水稻价值链的市场对接。

  针对非洲市场需要方面,倡议提出要重点开展适宜本地技术的研发攻关,解决种子、技术、设备、商业化等产业链提升和农业转型的关键瓶颈问题。同时,重点依托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示范园区等平台,实验性开展较大范围的本地种植和技术推广。

(点击进入频道)

【来源:长沙晚报】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