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桥|他日遍寻流水处,归来仍是守桥心—中南大学"诗话桥"团队望城区古桥考察

都市新闻 | 2022-07-29 19:41:18
星辰在线 | 编辑:杨滚

他日遍寻流水处,归来仍是守桥心

——中南大学“诗话桥”团队望城区古桥考察

杜培功

  七月的长沙,每天五点过半,太阳便早早地打卡上班,在万里无云的天空,将高温传递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超过四十度的高温,却融化不了“诗话桥”考察团队对于古桥进行实地考察的热忱与决心。

  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有着十余座、其中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的石制古桥,对于考察团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一次,考察团队的“主力军”是刚刚斩获第八届“建行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益组省级一等奖的“诗话桥梁——古桥古建筑保护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项目成员。这个项目组由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三本科生王文博负责,项目骨干成员还包括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湘雅医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等。该项目秉承“诗话桥梁”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记录与挖掘古桥背后的历史文化,拟定古桥修复的数字方案,提高大学生古桥古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项目开展至今荣获多项奖项。此次考察,也是该项目组在获“互联网+”省级一等奖之后的第一次田野考察。

  2022年7月27日,中南大学“诗话桥”考察团队踏上了望城区的田间巷陌,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中开启了“望城古石桥考察之旅”,近正午时分,车内的温度计显示外面气温43.5度。

  长沙望城有一条“曲折回环八道湾”,八个弯道集中在一起,河道圆滑分明又相互缠绕的“八曲河”,是湘江的二级支流。而我们今天主要考察的两座石桥,恰好都亘于这条八曲河之上。

  麻石桥(曾名巩桥)是八曲河流入乌山的第一座桥,位于乌山街道蓟家巷子村,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距今已有两百七十年历史,是一座四跨石梁桥,桥面两侧有条石栏杆。三个桥墩呈船形(上游侧为三角形,下游为方形),中间桥墩两侧及北边桥墩北侧、南边桥墩南侧花岗石上都雕有蜈蚣图案。石桥两端分别坐立石狮、石象、麒麟、石龟四根瑞兽桥柱。中间桥墩东面砌有一六边形的花岗石制双层焚字炉石塔,塔身呈六边形,残高三米,可能有“宝塔镇河妖”之意。而在桥墩处雕刻蜈蚣作为镇水物,是许多古桥皆存在的特征之一,例如考察组之前考察的岳阳三眼桥等,皆在桥墩处雕刻有蜈蚣。关于桥墩处雕刻的蜈蚣,有两种传言,一种说法是因为“蜈蚣避水”,能“庇佑桥体平安”;另一传说是蜈蚣神化身钻入桥墩,只要水涨至墩面,蜈蚣就会鸣叫,天神杨泗将军闻听即刻就会下凡擒获孽龙。两种传言皆表现了先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对流域河流水量平稳、没有洪水侵害的祈祷与希冀。

(麻石桥)

(考察团合影)

(麻石桥石塔)

(麻石桥桥头石碑)

  距麻石桥不远,同样横亘八曲河之上的心桥桥墩上,同样有着浮雕蜈蚣的存在。这座心桥坐落于望城乌山街道双兴村心桥组,是一座由花岗岩筑砌而成的三跨石梁桥,桥面两侧有条石栏杆。两个桥墩呈船形,南侧桥墩顶上原建有一青砖塔,文革期间被毁。中间桥孔两侧桥墩上镶有铁制蜈蚣,桥基两侧石构件上有浮雕蜈蚣图案,北端东侧桥栏上刻有“违者禀究”字样,西北侧桥栏缺失。桥南端立有小石碑,上刻“奉宪□□”字样。全程陪同我们考察的望城区文旅广体局冯副局长和凌主任跟我们介绍:关于心桥的修砌,传言为清道光年间,在八曲河附近住着尹、潘两姓两个大家族和散居于八曲河两岸的何姓人家。尹、潘姓大家族每年经常要渡船到河对面的祠堂开展祭祀活动,时间一久,觉得渡船不便,两大家族都有在八曲河建桥的想法。但与此同时,长期居住一地的尹、潘两个家族又时常有一些矛盾与摩擦,因而修桥之事一直未能成行。何姓人家知道后,从潘、尹两家族共有的修桥的心思出发,穿针引线,最后促成两大家族握手言和,各出银两,筹建了这座心桥。桥梁的存在,沟通了两岸,也搭建起了人们心与心之间消除隔阂、不计前嫌友好相处的通道,这大概便是“心桥”桥名之由来吧。

(心桥)

(心桥桥头石碑)

  考察组还专程考察了位于望城区桥驿镇黑麋峰村的玉带桥(单跨石梁桥)、双灵桥(三跨石梁桥)和文星桥(单跨石拱桥)。这三座桥主要石材为花岗岩,具体建造年代皆不可考,但从各自形制初步推算皆建于清朝晚期。三座桥背后的故事,尽管目前尚难考证,然而同以花岗岩石为原料,却呈现为梁桥、拱桥两种桥梁类型,它们本身的存在,就为后人研究晚清桥梁建筑有着一定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玉带桥)

(双灵桥)

(文星桥)

  这一座又一座花岗岩石桥,经受了数百年的风吹日晒,为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宣传着生产石料质量的可靠;不论是玉带桥桥面西南部上的阴刻楷书“癸卯四月”以及侧面依然模糊不清的雕刻字迹、文星桥桥头曾上冠“魁星“字样,寓意“文星高照”的宝塔遗址,还是桥墩、桥基上的蜈蚣浮雕,都一一诉说着这些形制各异的古石桥上承载着的,是古往今来的望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风调雨顺的祈祷。

  中南大学诗话桥团队在黑麋峰山间盘桓考察时,桥驿镇王卿镇长闻讯赶来,他向我们介绍了桥驿镇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还热情邀请大家去参观湖南军信环保公司,感受先进理念和高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我们古桥寻访路上的意外惊喜与收获。

  (黑麋峰滑翔)

(垃圾处理设备)

  在我们考察最后一座古桥时,一位老爷爷慢悠悠地走过这座石桥。他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们测量桥梁参数、拍摄桥梁图片,听着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专家方淑君老师现场解释桥梁的结构特点,忍不住用地道的乡音插了一句:“这座桥从我小时候就在这了。”我们邀请他一起合影,他略有点羞涩地笑着摇摇手,说“我天天走这里过的……”然后又背着手慢慢地踱向了对岸。从初升的晨曦,到当空的烈日,再到斜挂在西北天空的夕阳。那轮太阳仿若考察团成员年轻明媚的笑脸,在寒冷的冬雪为我们的寻桥之路化去冰凝,在酷热的夏暑为我们的照片调好光晕。石桥上的人,来来走走,从咿呀学步,到老态龙钟,抬头,那抹斜阳仍在,酷热可感;低头,这座石桥仍在,牢固如新。

  新旧的更替,或许是时间可视的证明。我们的“诗话桥”考察团,从土木工程学院何旭辉教授和文新院杨雨教授创立之始,就不断地有更多优秀的新鲜血液注入进来,形成了良好的“代际传承”。就像“互联网+”项目组大一成员文学院薛佳同学所说:“用诗词丈量古桥,是属于“诗话桥”的浪漫旅途,也是属于守桥人的怦然心动。从社会实践到望城考察,我对“诗话桥”的了解逐渐深入,也在团队中收获了成长,学会用新的视角去观察古桥古建筑。从声名远扬的泸定桥,到陪伴我长大的万灵古镇大荣桥,我与桥的缘分跨越了时间,连接了南北。”“诗足下古桥,话桥上旧诗”的初衷,通过项目组的不断努力,逐渐登上更高远更广阔的平台,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爱桥、爱诗之人。脚下的古桥,千百年如一日,风吹雨打不改其沟通两岸之用处,斗转星移未掩其背后故事传说道由来;桥上的我们,却代有新人加入,为探寻一座又一座古老桥梁背后的建筑风格与文学历史故事、保护古桥贡献更多的力量。

  “何必天台去,看余渡石桥。”我们爱桥、爱诗、爱这片热情而又美丽的土地。其实不用去远方,我们邀你一起寻访绿野桥踪,聆听山间溪流的咏叹,和桥边传了几代的守桥人唠唠嗑,啃几个甜到心底的水蜜桃,让时光在这一刻酿出诗意的味道……

  附 录

  此次考察团成员所作诗篇、桥梁图片及简介

(文星桥)

  (位于望城区桥驿镇黑麋峰村文星桥组,为一座清代石拱桥,长8.5米,宽2.5米,单孔圆拱,直径4米。桥面呈弧形,桥头原建有宝塔,上冠“魁星”,以示文星高照,故名文星桥)

陈文锦

望桥行

风随云淡艳阳侵,晨起行途入茂林。

玉带映河波潋滟,双灵架石岸浓阴。

文星引路丈梁旧,土木生情荫塔今。

他日遍寻流水处,归来仍是守桥心。

(玉带桥)

  (位于望城区桥驿镇黑麋峰村四组,为一座清代石梁桥,长5.1米,宽1.05米)

(双灵桥)

  (位于望城区桥驿镇黑麋峰村六组,是一座清代石梁桥,长11.2米,宽1.2米)

  薛佳

  谒金门·双灵桥

  双灵地,枯蔓蝶垂石戏。薄水满池金跃季。萋萋芳草翠。 船仰静听浪至,桥卧喧争云睡。行踏览游悬尺坠。煦风熏人醉。

  玉蝴蝶·玉带桥

  孤溪疏石柔沙,横玉带罗纱。草长翠新芽,藤飞绛晚花。 河分千里路,桥贯万门家。言笑火阳斜,御车邀彩霞。

(心桥)

  (该桥位于望城区乌山街道双兴村心桥组,为三跨石梁桥,桥长28.3米,宽2米。南侧桥墩上原建有一青砖塔,文革期间被毁。中间桥孔两侧桥墩上镶有铁制蜈蚣,桥基两侧石构件上有浮雕蜈蚣图案,北端东侧桥栏上刻有“违者禀究”字样,西北侧桥栏缺失。)

(麻石桥)

  (该桥位于望城区乌山街道蓟家巷子村麻石桥组,为四跨石梁桥,长36米,宽2.5米。中间桥墩两侧及北边桥墩北侧、南边桥墩南侧花岗石上雕有蜈蚣图案。石桥两端各有两个瑞兽桥柱。中间桥墩东面砌有一花岗石制双层焚字炉石塔,塔身呈六边形,残高3米。)

王文博

卜算子

双灵系天龙,玉带凌江渚。疑是文星曾过处,拟借丹青取。 恍入武陵溪,偶乱闲鸥侣。有梦诗情共桥边,话作觥筹举。

画堂春·心桥

心桥百载待新篇,佳音碧水连天。此情何必话缠绵,人到樽前。 缘渡此间江水,同倾杯底婵娟。笑书桥上影相欢,画入红笺。

点击进入专题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