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的“味道”人人都适宜吗?

星辰在线3月31日讯 据长沙晚报掌上长沙(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王艾琳)报道,在民间,流传着“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民间有荠菜(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这种看似普通的食材,在三月三这天与鸡蛋共同煮制,有哪些健康密码呢?此期,人们还专门制作艾草青团,喝玫瑰花茶等,这些春季食疗习惯,如何理解?3月30日,记者采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邹菊英。
邹菊英表示,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肝气郁结,女性常出现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肝气升发太过,则可见肝阳上亢的眩晕,甚至血压异常。中医养生讲究顺应时节,在春季应重视疏肝气、清内热,防治疾病可以采用“吃”的办法,比如当下可吃些荠菜煮鸡蛋、艾草青团,喝些玫瑰花茶等。中医认为肝属木,五行中春亦属木,人与自然相顺应。肝喜条达,恶抑郁,春三月宜调畅一身气机。
荠菜煮鸡蛋,有补充营养物质、促进新陈代谢、润肠通便、利水消肿、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等功效。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摄
荠菜煮鸡蛋
在我国南方,有着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将荠菜中加入少许薄姜片、几枚鸡蛋、红枣,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继续煮10~15分钟。可以喝荠菜汤、吃红枣与鸡蛋。
邹菊英解释,人体为抵御冬季的寒冷,体内储藏了大量热性营养物质。而现代人常久坐,缺乏运用,过剩营养常形成内热。故在开春之时,服用一些清热的食物,比如食疗荠菜煮鸡蛋,可调节人体阴阳。荠菜,春生色绿,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明目、和肝、消积、止血、强筋健骨、降压以及消炎等诸多功效。与“青主肝”相顺应,在生发气机的同时,清除内热;红枣补血,生姜可综合荠菜寒性,两者连用调和气血;春季多风,中药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通经,可用来驱除风邪。
荠菜还被誉为“菜中甘草”,与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的鸡蛋相结合,经过煎煮,不仅使鸡蛋味道更加鲜美,还融入了荠菜的独特香气。在民间,还有“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充分展现了荠菜在春季食补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荠菜的食用要注意禁忌。不宜与山竹、鲫鱼、钙片同食。由于荠菜属凉性食物,荠菜与山竹同食会导致食物的寒凉性质加剧,可引发脾胃虚寒,干扰消化吸收,甚至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荠菜在腌制后,其钠含量显著升高,鲫鱼属于高蛋白食物,若与腌制过的荠菜一同食用,可能会显著增加肾脏负担,尤其是对于肾病患者而言,过多食用可能导致水肿等不适症状的出现。在生吃荠菜时,应避免食用钙片等补钙剂,因为荠菜中含有较高的草酸,这种物质在食用后会与钙质结合,生成难以消化的草酸钙。草酸钙是导致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荠菜与钙片同食可能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此外,虚寒体质人群,体内有实火、热邪人群不宜食用,不宜与羊肉、猪肝、鸭肉等同食。
艾草青团
邹菊英介绍,艾,来源于菊科艾的全草。据《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有理气血、祛湿寒等功效,故又被称为“医草”。
南方气候潮湿,易滋生病菌,先民们在千百年前便有食艾的习惯,或用艾叶辅做其他食物,抑菌抗毒,养生保健。年深日久,民间衍生了许多名小吃,其中就包含了备受青睐的艾草青团。艾草青团就是用艾草制作的一种美食,软糯、甜润,伴有艾草的清香。
但要注意,艾草辛、苦、温,微有小毒,阴虚内热等人群不宜使用;艾草青团是由糯米粉制作而成,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
玫瑰红枣茶
药用玫瑰,来源于蔷薇科植物玫瑰的花蕾。花瓣紫红色,因其未开而呈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气芳香浓郁。故取其香而疏肝解郁、和血调经的功效,可用于制作玫瑰花茶饮。
取玫瑰花3~5朵,红枣2枚,洗净,用沸水冲泡,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邹菊英介绍,玫瑰红枣茶具有补血和血,疏肝解郁功效。玫瑰花性温,患有热结肠燥便秘的患者不适合饮用;玫瑰花具有活血的功效,所以月经期间、月经量大以及怀孕妇女不适合服用。
此外,玫瑰绿茶,绿茶中茶多酚和玫瑰花中多种成分均可发挥抗氧化作用。取玫瑰花2~3朵,加入适量绿茶,用80℃水一起冲泡。邹菊英提醒,功效与注意事项同于玫瑰红枣茶。
【来源:长沙晚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