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春耕记:早稻插秧抢农时 绘就农村好“丰”景

都市新闻 | 2025-04-14 23:42:51
星辰在线 | 作者:记者 龙莉编辑:王闻扬值班主任:陈贝贝值班编委:林之乐

(视频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龙莉 摄)

  星辰在线4月14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龙莉) 4月14日,在长沙县江背镇肖排村的农田里,2台插秧机正开足马力,在平整的水田中来回穿梭,为大地铺就一片片新绿。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节,肖排村种粮大户抢抓农时,大面积实施新型农业机械作业,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希望。

(彭湘宇(右)驾驶插秧机在田里插秧。)

  伴随着“咔嚓”的机械声,插秧机所过之处,一株株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插入田间,转眼间,水田便披上了一层“绿装”。机械插秧使秧苗行距株距均匀整齐,深浅控制精准到位。“我们采用的是早稻合理密植技术作业,播种量比以往增加20%。”田埂边,57岁种粮大户彭晖向记者介绍道。水田里,其中一位正在操作插秧机的人是彭晖的儿子彭湘宇。20岁出头的彭湘宇虽然看上去稚嫩,但在全镇是远近闻名玩转“新农活”的“新农人”,只见他熟练地驾驶插秧机如穿针引线般在水田里游刃有余。

(插秧机所过之处,一株株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插入田间。)

  彭晖和家人于2016年成立长沙静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流转土地约3000亩,以种植双季稻为主。彭晖有一本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春耕日记”,他表示,预计2025年早稻产量约1300吨,收割后按照国家粮食收购价格,预约直销中储粮库。

  “今年早稻品种主要为低镉品种,以中安2号为主,还有锦两优128和欣荣优123两个杂优品种”彭晖向记者介绍道,“低镉水稻品种的优势在于它的阻镉能力,能阻止水稻对土壤重金属吸收。”

(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希望。)

  镉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传统水稻生产中施用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质也会污染土壤。低镉水稻品种生产具有良好的环境优势,可降低土壤镉污染风险,有助于保持土壤健康和农田生态平衡。低镉水稻的品质和口感佳,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种植低镉水稻品种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长沙静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秧大棚里,又是另一道风景。

  5000平方米的大棚内,一排排装满谷种的秧盘整齐排列,一颗颗水稻种子经过筛选、浸种消毒、暗室催芽后悄然破土而出,长势良好,满眼嫩绿,惹人欢喜。彭晖和聘请务工的村民穿梭其中,摆放秧盘,查看秧苗长势。

(彭晖检查秧苗生长情况。)

  与此同时,江背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送服务,在育秧大棚里常常能捕捉到他们悉心指导农户的身影。

  “这两天天气晴好、光照充足,温暖的阳光洒在大棚上,为秧苗的生长积蓄能量。”江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副高级)周才斌说。

  在育秧期,农业技术人员在下乡指导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不同的育秧情况,他们从种子处理、播种深度、温湿度调控到病虫害防治,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技术指导。在种子处理环节,指导农户选种、晒种、消毒,提升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等等。同时,农业技术人员们还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科学管理方法,解决了农户在育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可借鉴的种植经验。

江背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育秧。

  “江背镇着眼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减损耗,努力提升种粮效益。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同时紧盯农业科技装备赋能,推广大棚育秧、水稻合理密植、全程机械化操作等技术。”江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彭晖和村民一同将秧苗盘搬上车,准备移栽到田里。)

  在政策扶持方面,江背镇继续统筹镇级财力,对双季稻种植给予综合补助(不低于50元/亩)。其次开展镇级早稻储备育秧400亩,应对不利天气影响。持续推广机械化种粮对今年新购置插秧机、抛秧机(国补名录内)给予一次性补贴1万元/台次。评选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对双季稻2000亩/1000亩/600亩以上,测产达标者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开展“种粮能手”竞赛和评比表彰,对前6名一次奖励1万元/0.5万元/0.5万元/0.3万元/0.3万元/0.3万元。对采用低镉品种早稻的种粮大户给予10元/亩的补助。

(村民望着喜人的新绿,脸上绽放出笑容。以上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龙莉 摄)

  当下,春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彭晖和乡亲们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全力跑出春耕生产“加速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播下丰收的希望,描绘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来源:星辰在线】 举报

标签:经济
    影像·作品
    您还没有登录,请选择登录方式!
    星辰头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