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鹰”驱鸟不伤鸟|来长沙创未来

市媒看长沙 | 2025-03-27 08:40:36
星辰在线 | 编辑:周湛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鸟类在输配电线上筑巢,可能造成线路短路、跳闸故障;在农田或果园,鸟类啄食作物和果实,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在机场附近,鸟类活动可能给航空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现有的驱鸟设备,容易无差别伤害到国家保护鸟类。有没有一种设备,能在驱赶鸟类的同时,又不伤害鸟类呢?在长沙,由一群00后大学生研发的“云鹰”项目就实现了仿生扑翼鸟智慧巡检,不仅对鸟类构成生物威慑,实现了从根源上解决鸟害问题。

  3月26日,记者在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与湖南睿翼智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睿翼智控”)创始人、长沙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吴睿恩面对面,探寻他和团队伙伴如何从自然界汲取灵感和创意,从一颗“金种子”逐渐长大的创业故事。

  

  吴睿恩(中)和团队伙伴探讨“云鹰”的技术升级事宜。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启阳 摄

  灵感乍现:创新创业竞赛开启 “云鹰” 之旅

  “这是我参加《夺金2025》的奖杯,代表着一颗金色的种子。”一见到记者,吴睿恩大方分享着刚刚参加《夺金2025》的心情。就在前几天,这档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节目正式收官,吴睿恩作为六位“金种子”选手之一,带着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仿生扑翼鸟机器人——“云鹰”一路过关斩将,赢得了全场的瞩目和赞誉。

  在睿翼智控,记者看到了“云鹰”,它的外观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老鹰。“‘云鹰’的亮点不仅在于其逼真的外观,更在于其行之有效的驱鸟关键技术。”吴睿恩表示,鹰类猛禽领地罕见其他鸟类踪影,“云鹰”通过模拟鹰类滑翔、盘旋、扑食等动作,对其他鸟类构成生物威慑,能有效减少鸟类活动。

  吴睿恩告诉记者,他与“云鹰”的缘分始于大一大二期间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比赛中,他和团队伙伴高智达、罗浩翔在扑翼机的原型上,研发出一套横轴单齿轮传动装置,该装置能在减轻扑翼机负重的同时,有效提供飞行动力。

  在一次前往变电站的实地调研中,吴睿恩和伙伴们获悉一个情况,即鸟类在杆塔等位置筑巢、觅食等活动,容易引发输电线路跳闸的问题,对鸟类自身安全也相应地产生威胁。

  由此,奔着在驱鸟方面发挥作用的目的,团队伙伴开始在扑翼机的外观、视觉识别、自动巡航等功能上发力。历经三年研发,100余次实验,多次产品迭代,数万份样本训练及实验,“云鹰”完成了全面的性能测试。

  实力圈粉:“云鹰”凭实力解决驱鸟痛点

  “为了将‘云鹰’带到大家面前,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吴睿恩介绍,与市面上现有的驱鸟设备对比,“云鹰”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续航稳定等优势,还能实现自动化巡检,可有效应用于变电站、农田果园、小型货运机场等场景。

  交谈中,吴睿恩向记者展示了一段“云鹰”的视频。视频中,“云鹰”直线飞行、转弯实拍、快速俯冲、螺旋上升与滑翔降落等动作都不在话下。“‘云鹰’主要利用翼尾协同控制策略,这一方式能精确控制它的飞行姿态。”

  有了鹰的外观、鹰的动作,还需要有鹰的眼睛。据吴睿恩介绍,团队基于YOLO框架改进的轻量化、高泛化的目标检测模型,利用实际应用场景中约5万份鸟类及鸟巢的图像、视频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之后,再利用2万份左右实验样本进行检测,由此,将“云鹰” 识别鸟类的检测精度提高到97.4%。

  在变电站、养殖场、果园等障碍物较多的场景中,如何保证“云鹰”高效巡检,又不会影响正常飞行呢?针对这一问题,吴睿恩团队开发出基于广域覆盖优化的巡航路径规划算法,通过提前规划路径,以直线、折线、曲线等多种巡航方式,在巡检范围上做到“全覆盖”。“哪怕是在复杂场景中,我们的‘云鹰’最大覆盖半径都能达到750米。”吴睿恩补充道。

  目前,“云鹰”已在宁乡、湘潭等地的多个高压变电站进行了示范应用。据统计,相比传统驱鸟设备,“云鹰”可使单个变电站每年减少驱鸟开支近30万元。

  未来可期:“云鹰”展翅,创业之路无限可能

  吴睿恩是湖北武汉人,出生于2004年。自小受家庭影响,吴睿恩对创业有着浓厚兴趣。“我认为,创业带来的获得感比按部就班地上班更迷人。”

  吴睿恩坦言,创业过程中,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团队提供了梦想萌芽的沃土。

  “你看,这么大片的办公场地,就是创业园免费提供给我们的。”在创业园2楼的睿翼智控办公区,吴睿恩向记者介绍,创业园不仅为团队提供了场地、资金、测试的全面支持,还帮忙对接各类投资、调研、交流活动,提供创业知识技能培训,让其能与企业创始人面对面交流,获取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学校的‘一站式’创业服务给了我们创业者一条捷径。”

  谈及参加《夺金2025》后的感受,吴睿恩表示,项目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如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明德祥就在专业知识、创业规划上给予了吴睿恩不少建议。同时,长沙北斗研究院还将利用北斗技术为“云鹰”项目的产品赋能,助力“云鹰”实现精确定位等功能。

  据吴睿恩透露,“云鹰”项目已通过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首批立项,50万元融资也即将到账。“这笔钱,我们将用于技术研发迭代与对接上游工厂进行开模生产。”

  但即便有人才、有技术、有资金以及敢想敢拼的决心,团队在创业过程中,仍面临法律咨询以及人才需求的问题。“初创公司不易,我们希望能尽量避免踩坑。”吴睿恩如是说。

  面向未来,这群平均年龄20岁的大学生们干劲十足。“我们进一步完善和迭代‘云鹰’的功能,构建属于团队的专利池,巩固核心技术壁垒,同时根据不同场景和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研发与生产,例如货运机场驱鸟产品研发等。同时,还想将仿生扑翼鸟玩具普及到更多的学校,给更多的青少年带来科技启蒙。”吴睿恩说。

(点击进入频道)

【来源:长沙晚报】 举报

影像·作品
您还没有登录,请选择登录方式!
星辰头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