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房公积金年报看长沙“青和力”

黄能 佘小明
3月28日,《长沙市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度报告》公布。一份公积金年报,可不单是数字的罗列,从中还可以看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深入推进与创新实践。貌似枯燥的数字,实际上关乎成千上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和发展活力。
而透过2024年住房公积金年报,可以看到长沙对青年满满的吸引力。对此,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制图/王斌
从覆盖群体看长沙“青和力”
数据:公积金新开户职工中,非公有制企业和单位及其他占比超80%,达83.44%。公积金缴存职工中,非公有制企业和单位及其他占比超60%,达62.35%。
解读:无论是缴存职工占比,还是新开户职工占比,非公有制企业和单位都占大头。这反映了长沙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据媒体报道,长沙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压舱石”。
“近年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制是长沙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的工作重点,将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群体,为企业发展赋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积极关注新市民、青年人集聚的行业、场所、平台,通过加强与社保、市场监督、税务等部门的衔接协调,加强线下线上宣传,持续推动公积金归集扩面,结合市场形势,多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从助力青年安居看长沙“青和力”
数据:公积金贷款职工中,40岁(含)以下占比超90%,达90.73%;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占比超90%,达91.2%;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面积144平方米以下占比近90%,为89.12%。
解读:毋庸置疑,40岁以下青年职工是购房主力,占比超90%,其中30岁以下超四成。购房面积和首套房占比情况则反映了刚性购房需求。“公积金有效解决了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问题,为满足刚性购房需求发挥了极大作用。”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吸引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离不开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政策支持。而透过公积金贷款数据,可以看到长沙涌动的“青和力”。
长沙聚焦打造“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幸福生态圈,大力支持青年人才来长沙创业就业。长沙有12家青年人才驿站,为前来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四天三晚的免费住宿;到长沙投融资路演、考察交流,有“湘青创”等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支持。为留住人才,长沙还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各类政策叠加红利,让人才来得多、留得住。数据显示,近5年,长沙人口总量增加了近百万,从2019年年末的963.6万人增加到2024年末的1061.7万人,年均增加近20万人,增加规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靠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才。
从支持住房消费看长沙“青和力”
数据:通过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节约职工购房利息支出15.28亿元。住房消费类提取占比65.86%(含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租赁住房)。
解读: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适时优化调整政策,比如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20%,高层次人才最高贷款额度放宽至长沙市最高贷款额度的4倍,从而更好发挥公积金保障作用,减轻购房负担,托稳群众“安居梦”,同时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促进楼市交易,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据统计,2024年末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929.5亿元,全年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为18.68%,比上年末增加1.35个百分点。同时,住房消费类提取占比65.86%,加上发放公积金贷款等,全年用于支持购房、还贷、租房等住房消费超400亿元。
从服务举措看长沙“青和力”
数据:推进公积金审贷机制改革,目前内五区6个业务网点贷款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40天提速至20天。推广线上服务,全年办理线上提取业务26.17万笔,线上办结率为69%。
解读:办理时间减半,近七成业务“全程网办”,反映了长沙公积金业务办理服务的持续提质。“服务提质的总体方向是提高业务办理的灵活性和便捷度,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群众办事体验。”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在推动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和区域协同方面,该中心上线智慧公积金贷款系统,推进湘鄂两省公积金互联互通工作。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湘赣边等区域协同发展,提高缴存职工办事便捷度。
【来源:长沙晚报】 举报